上千年历史的夏布成为了荣昌的“摇钱树”
2019-03-10 09:52:14

0.jpeg

“乡村振兴要产业进村、资金进村,更要人才进村、技术进村。”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看来,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还是农民稳定增收致富,都离不开技术支撑。

夏布,是荣昌区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有上千年生产历史,其织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产业与“三农”紧密相关,可带动农民从事种麻、绩纱、编织、出口销售等。“过去我们只生产、出口夏布坯布,产业始终做不大、做不强。”曹清尧介绍,近年来,该区通过引进日韩的脱胶、印染技术,实施夏布精加工,现已开发出服装、床上用品、布画、折扇等20多个衍生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曹清尧告诉记者,2018年该区组织实施夏布拼花、贴花、刺绣等技术培训,直接带动200余名乡村留守妇女实现居家就业。目前,荣昌有2万余人从事夏布相关工作,2018年夏布产品出口额达1.05亿美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卫中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