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9天 | |
2020-01-16 00:11:33 作者:单颖文 |
还记得去年上海刷爆朋友圈的“水晶天”吗?对于长期居住在上海的朋友来说,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近一年申城空气质量在变好。根据“上海环境”官方刚刚出炉的报告——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9天,AQI优良率为84.7%。其中,优80天,良229天,轻度污染48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1天。全年唯一一个重污染日出现在5月,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令人意外的是,在2019年出现的56个污染日中,人们“熟悉”的PM2.5竟没有“拔得头筹”——26天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占比为46%;25天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占比为45%;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分别为3天和2天,占比分别为5%和4%。据统计,从2013起,上海市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占比逐年变化,。据统计,从2013起,上海市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占比逐年变化,。
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六项污染物中,除NO2外,其余五项均达标。其中以年均浓度评价的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中,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7微克/立方米和45微克/立方米,分别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0微克/立方米)和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NO2为42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中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SO2已连续六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10已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在达标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在月度变化上,2019年四项主要污染物总体呈现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的趋势。其中,2019年5—11月连续七个月的PM2.5月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空间分布上,PM2.5、PM10和SO2浓度呈西高东低的梯度分布特征,NO2则呈市区高、郊区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那么,上海是怎么逐步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呢?记者从“上海环境”获悉,围绕“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这一主线,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和生活六大领域,加快推动“四大结构”调整,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提升长三角区域大气协作水平,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希望今后上海的蓝天越来越多,让“水晶天”成为“新常态”!
作者:单颖文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