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口岸他们24小时值守,为这座城,为这些人
2020-03-26 02:14:50 作者:何易

undefined

预警布控重点旅客无一遗漏,登临检疫人人过关,最大限度地加快了旅客通关……上海浦东机场口岸海关、边检通力合作,用“逆行”诠释初心,以“决胜”践行使命,坚守在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最前沿。

海关:这里,夜晚不道“晚安”

“慢点吃别噎着,来,喝口水。”看着科长递过来的水杯,90后关员张润冲舔着干裂的嘴唇摇了摇头,用力咽下一口白饭后,奔向防护物资区再次穿上防护、带齐装备,去远机位等候下一个航班的到来。

“所有入境航班全部实施登临检疫,24小时坚守登临检疫岗位,大家不喝水,不上厕所,只能利用换防护服的间隙吃几口盒饭补充能量。”25日凌晨1点,浦东机场海关值机处值机三科科长周银漪,看着同志们不停地在停机坪和办公室来回奔波,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凌晨3点,周银漪“全副武装”,在寒风中迎接航班的降落。“你累不?”“还行,我年轻,挺得住。”“战疫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停机坪上,周银漪一边用对讲机和下一道流程旅检的关员交接航班上最后一批旅客,一边在关心地询问着身边的国门新兵张润冲。

undefined

疫情初期登机检疫时,旅客看到全套防护的关员很紧张,时时询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甚至有些乘务长会和我们说,能不能偷偷地把乘客带到舱外来检疫,不想引起恐慌。”现在开舱门后,乘务长会第一时间将基本排摸情况进行报告,“身体不适和有特殊接触史旅行史的乘客,都已经在登机时就安排在飞机的最后舱位面,有条件的和前面乘客至少隔空三排”。

在周银漪脑海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场景:一名回国的女孩在测量体温时有一点超标,突然奔溃痛哭起来。关员连忙蹲下来安慰她:“孩子没事,不要怕,你已经回到祖国,我们会照顾好你的。”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必须全面排查入境人员,并分批引导至不同通道作进一步处置,这是海关的工作规范。我们也尽可能多地抽调业务骨干来做排查,很多关员已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为的是大家的健康。”碰到有乘客会因为长时间等候情绪不稳定,关员们都会详细解释流程,减轻旅客的心理负担,但密不透风的N95口罩让他们每次讲话都要费力“嘶喊”。

“一番劝解过后,也有乘客反过来慰问致谢,虽然都戴着口罩,但透过他们理解的眼神,也瞬间让我们倍感温暖。”旅客的支持配合让大家深感肩头责任和工作价值所在,激励着大家坚定信心,守好国门战“疫”防线。

昨天上午9点,换班的张润冲回到医废区,小心翼翼地脱下身上的防护服,向外卷好丢弃。在全面消毒后,回到办公室,他“咕咚咕咚”灌下两大杯水,长长地舒了口气。

“然而换班时间到了,但科里还有部分关员没回来,”周银漪告诉记者,当班值机科工作区域覆盖两个航站楼和两个卫星厅的所有机位,交接班时间经常有航班正在处置,所以都不能准点下班。2月底以来,每个班次,大家都会提前到岗作登临准备,推迟下班也是常态,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大家都变得憔悴了,也更苗条了。

边检:坚守国门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随着国外疫情的不断蔓延,上海边检总站积极融入驻地整体防控体系,在入境人员境外办理值机、航班起飞后、落地入境前三个主要环节,提前掌握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的变化,并开展大数据分析,从中排查出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人员。

“虽然穿着防护服很辛苦,但是一想到是大家一起奋斗,就感觉很有意义。”在浦东机场口岸抗疫一线,边检民警占鹏已经在国门一线坚守了60天了。他是一个“武汉伢”,是一个新晋奶爸,也是“火雷战疫突击队”队员。现在他最期盼的就是疫情快点结束,回家看看他四个月大的儿子,抱他去看樱花飘落、东湖晚照。

穿上防护服,护目镜压得鼻子疼,口罩勒得耳朵疼,他依然细心耐心询问入境旅客行程,仔细翻看护照资料页,查看各国签证、出入境验讫章,将各项信息采集到位,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占鹏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工作状态。

重点航班抵达上海,占鹏立即穿好防护服,在停机坪等候航班停靠,飞机抵达,舱门开启,获悉机上人员需从机坪直接转运查验。他马上在现场进行人证对照,收齐旅客护照后,交由支援民警办理入境边检手续,然后把守梯口桥位,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所有手续办理完毕,3个半小时过去了。当他脱下防护服,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口罩在他脸上勒出了深深的红印,他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乐呵呵地说:“作为一名武汉人,这么多人为我家乡付出,我付出这一点点不算什么。”

昨天凌晨,喧嚣了一天的候检大厅终于迎来短暂的平静,只摆放着塑料板凳的临时休息室里,坐满了边检“大白”。为了节约防护服,也为了避免传染风险,他们不喝水、不回备勤室,只是坐在那儿扭动一下脖子、活动一下肩膀。

“女同志先下来吧,男同志再坚持一会儿,还有几个旅客在海关那边待检。”现场队长走到“大白”们身后说,此时入境大厅的电子钟上红色的2:30如此耀眼。

凌晨3时3分,T2入境大厅。民警边婕坐在勤务督导台内统计一天的执勤数据,她抬头看了一眼验证台内等旅客来的“大白”们,泪点很高的她眼眶也有些湿润,“之前看新闻说医护人员七八个小时不脱防护服,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却觉得挺正常,不喝水哪来的需求?”

凌晨4时,女警宿舍。边婕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家人、朋友看到我的照片都叮嘱我注意安全,我都说请放心。那你们知道我的信心从哪里来吗?或许你会猜那一定是我的战友,其实不全是,我的信心也来自旅客。他们飞行了十几个小时,抵达后还要接受一关又一关的询问和检查,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平时可能会计较,这个时候没有人计较,他们理性平和对待检查,他们配合做每件事……

undefined

相关链接:

《亲历者讲述CA942航班入境经历 | 三轮筛查、五个100% ,筑起严防疫情输入第一道防线》

文:何易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