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街小巷“探出头”,居委会“挪”到街面成居民“众创空间” | |
2022-11-02 12:01:23 作者:王宛艺 |
“居委会在哪儿?”过去,即便在徐汇区宛平南路968弄住了20年,85后居民陆晨杰依然一头雾水。只知道在隔壁小区弄堂深处,到底深几许、要拐几道弯,“只能一路问一路找”。直到枫林街道宛三居委会办公室由小区往外“挪出”百来米,临街而立,暖色调醒目、落地窗敞亮。服务功能丰富、内容多样,这儿成为党员群众们常来爱来的宛三居民区党群服务站。陆晨杰和7岁的女儿从此被吸引。爸爸常用工作空余来做志愿者,女儿则被丰富社区活动“黏”住。
距离这里约3公里的武康居民区,居委会也纷纷从背街小巷“探出头”“走出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无法大开大合,就充分挖潜,沿街设置居委会、统一标识,将于年底亮相。
与居委会沿街设置所同步进行的,还有内部空间的调整,进一步压缩办公空间,让渡出更多公共活动空间,嵌入党群服务站功能。放大的是基层公共服务的能见度、友好度和可触及,更释放出一种“主动接驳”的亲近姿态。予人感官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基层治理力的一种破圈和重构——“在百姓一抬眼就看见的地方,汇聚起各方力量,迅速触摸、感知需求,也更能及时回应,解决问题”,街道相关负责人这样注解。
脱开电脑沉入一线,“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临街居委会二楼,公共的折叠椅一翻,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宛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诤开始了她的案头工作。
以前,居委会在东航小区弄堂深处,嵌在一幢不起眼的居民楼里。“居委会是2381弄11号吗?我找不到。”“我们在2381弄11号甲,您跑到乙啦!”居委会社工们每天要接无数个这样“认错门”的电话。
作为志愿者骨干、80岁居民韦国良近年来看着居委会撤走办公桌,把居民活动空间“加”进去。但这距离他心中的家门口服务枢纽尚有距离。
今年年初,街道盘活闲置空间,临街居委会开门。这让韦叔眼前一亮: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一楼功能区的划分有着极高的灵活度和自由度:红色教育区、阅读提升区、老人助餐区、休闲活动区等,成了老百姓的公共客厅。
二楼办公接待区域,就是一门式受理的微缩版,只留一张小小综合受理台,由两名“全岗通”社工值班驻守,借力“一网通办”受理居民各类需求。“以前居民来居委会办事,好比挂号看门诊:涉及私隐的‘疑难杂症’欲言又止,好不容易硬着头皮讲清楚,还得看哪位社工能对接自己所需。现在个个都像是全科医生,居民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解得了难。”王诤说。
其余社工呢?脱开电脑沉入一线,成为“马路干部”“弄堂干部”,广泛联系走访居民,排摸需求,收集意见建议,破题“卡点”“痛点”。
一时间,基层的人力、物力、财力,区域资源的整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更多“新面孔”主动走进来。社区志愿者由57人增加至近百人,文化团队从1个拓展为5支。独居老人手机黑屏了,第一反应就是“跑居委会求助小年轻”。“居委会干部和社区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愿意走出门为大家做点事。”年轻志愿者这样说。
大家纷纷“头脑风暴”,居委会“朋友圈”也大了
“活动室最好有面镜子”“再装根横杆,跳舞能派上用场”……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湖南街道武康片区的协调会上。听说“藏”在居民区、弄堂角落的居委会要“走”到沿街面了,还将变身成全能的“微片区”,大家便来“头脑风暴”,恨不能把所有功能都“装”进来。街道和居委会干部们听得仔细,一一记录。
武康居委会音乐区效果图
武康居委会阅读区效果图
空间的变革,也撬动了理念的迭代。大家真切看到小区一点点地变好,归属感油然而生,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同步提升。而当百姓的需求和向往被回应、被关注,也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智慧和力量。一方居委会,真正成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舞台。
王诤举了个现实案例。宛三居民区的房屋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化严重,设施设备年久失修,个别小区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环境脏乱,大家对社区治理提不起劲儿。但临街居委会出现后,大家有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奔头。前不久,社区老房加梯,居委会负责牵头,其他过程都由居民主动完成、自己解决。项目从启动到签约,耗时2个月不到。
沿街居委会更成了居民们的“众创空间”,大家提出的移除绿化带中的杂草砖、增加停车位、绿化的重新规划、中心花园修葺等建议都逐一被采纳,循序渐进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在服务对接居民所需中,居委会的“朋友圈”也大了,更多共建单位主动接驳居委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资源、人心的凝聚也推动更多物理空间的联结。去年夏天,宛南三村、龙华路2373弄小区、东航小区3个自然小区破墙联通,公共空间贯通循环,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整合。
作者:王宛艺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