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2019-08-26 10:45:40 作者:孙宜学 摆贵勤

大海.jpg

诗歌是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心灵的吟唱,表现人类最真挚、永恒的情感,满足人类对真善美的动人追求,展示人性中的高贵品质,这是诗歌天然的世界性。然而,不同民族的诗歌表现这种世界性的方式和方法各有不同,中国当代诗歌要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责任,就要把握世界脉动,以期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性。

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的最终目的是立足中国当代诗歌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既向世界“传”中国智慧、中国声音,寻找世界不同民族精神的共鸣,同时也能更好地将世界优秀诗歌“引进来”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形成人类精神的共鸣,这也是诗歌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价值所在。

真诚的诗歌都是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具有超越一切藩篱的生命力量,是心灵沟通的鹊桥。中国当代诗歌不但应培育中华儿女的天下情怀,还应培育世界人民的“中国情怀”,在促使世界更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和当代的同时,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进。

随着中国诗歌在世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很多外国领导人也经常在国事访问等公开场合的演讲中引用中国诗歌,完美诠释了“诗歌是为全世界创造美的艺术”这一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精炼、含蓄,是中国文学遗产中璀璨的明珠,不仅包孕中国元素,且能读出中国精神的灵魂,是世界文学宝库、精神源泉的重要组成要素,如《诗经》、唐诗等。它们之所以能“走出去”并在异域土壤落地生根,一方面是其世界性促其成为世界读者的共同财富,另一方面是其宇宙观、哲学观观照下的哲学形式体现的民族美学精神、体现的东方生存智慧与世界其他民族精神的深度契合。

中国当代诗歌更能体现中国当代的世界观、价值观,然而,与中国古代诗歌“走出去”之路不同,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的主动性日益明显,中国各种媒体、出版机构联合海外相关机构常态化积极合作,已经在有步骤、规模化、精细化地根据不同国家的民族诗歌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国一策,差别化选择既能更有效地体现中国当代精神,又能与所在国诗歌精神、民族精神相通相融的中国当代诗歌,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传播途径,切实找到适合中国当代诗歌国际化的有效途径,让中国诗歌之美、文化之美、心灵之美成为所在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喜的是,中国当代诗人也开始越来越主动发挥自身的海外推介主体性作用,积极搭建与世界进行诗学交流的连心桥,如参加国际性的诗歌创作合作活动,参与诗歌译介,或主动联系海外翻译家和出版机构、赞助人等,让东方民族精神的韵律跨越语言障碍,在世界民族语境中更广泛地被认知、被推崇,建构并扩大中国当代诗歌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


作者:孙宜学  摆贵勤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