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丝绸之路考古献上“中国方案”,让月氏研究发出“中国声音”——记“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2021-03-04 22:23:12 作者:韩宏 李琛

2017年,拉巴特墓地发掘现场,中乌学者配合工作_副本.jpg

2017年,拉巴特墓地发掘现场,中乌学者正在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一支以王建新教授为带头人,8名教师、12名学生为骨干力量组成的优秀考古科研团队,他们在中亚卓有成效的考古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今年2月,这支优秀团队荣膺陕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陕西省委办公厅作出向他们学习的决定。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会见考古队代表,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1三秦楷模海报.jpg

20余年来,他们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把科学精神、报国之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坚定传播中华文化。用不惧艰辛的稳健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用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寻找历史印记,用尊重包容的品格架起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

3.jpg

2020年3月3日,“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活动现场

1.jpg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教授在采访活动现场

他们直面科研前沿和难关,把中国游牧文化考古理论和实践带入国际领先水平,构建了丝绸之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和研究主导权。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最终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取得了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一系列首创性的重大考古发现和重要突破,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广为认可的“中国方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使命担当。

3月3日下午,西北大学举行“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再次走进这一先进群体,回溯他们在异国他乡的那些拼搏岁月——


走出去,赢得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

月氏是曾经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时被匈奴击败被迫西迁中亚,从而引发了张骞出使西域,以及“丝绸之路”全线贯通这一壮举。

古代月氏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和世界性难题。月氏西迁前的原居地在哪里?西迁后大月氏又生活在哪里?这个月氏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数百年来始终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

1991年6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来校作学术报告,樋口隆康在作报告时发问:“中国境内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在哪里?”满座哑然。接着,樋口隆康又说,“要知道,中国才是月氏的故乡。”当时,精通日语的考古工作者王建新教授担任翻译。

中国的考古学者说不清楚一支故乡在中国的游牧民族的历史踪迹;丝绸之路的开创者是中国人,但其考古研究却被欧美及俄罗斯、日本学术界所把持和主导……樋口隆康之问,深深刺痛了王建新。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丝绸之路考古方面有所建树!”

“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1995年,王建新和同事们画下了学校考古学科宏伟的学术蓝图。在1999年中国考古学会年会上,王建新首次阐述了中国考古走出国门的重要性,话语掷地有声:“中国考古一定要走出去,只有把中国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来看待,才能更清晰地认知中华文明的特质和优势。”

他深刻体会到,在国际学术界的竞争中,尊严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赢得的,中国学者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强是永远不败的根基!学术研究决不能“吃剩饭”,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才能赢得尊重,赢得话语权,发出“中国好声音”!

王建新教授向乌兹别克斯坦当地官员和科研人员介绍考古工地情况_副本.jpg

王建新教授向乌兹别克斯坦当地官员和科研人员介绍考古工地情况

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文化部长会见中乌考古队全体成员_副本.jpg

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文化部长会见中乌考古队全体成员

“走出去”,意味着要面对混沌不明的前景,更意味着要离开自己深耕多年的“舒适区”。

1999年,王建新带着这支由西大考古专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考古队,走出“象牙塔”,以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为原点,走进了茫茫戈壁,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一路向西挺进,开启了知识报国的全新研究领域。21年来,他们在千年丝路唱响了高校师生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浩浩长歌——

在考古实践中,王建新等人提出了“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论,打破了学术界长久以来“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论断。2007年,团队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疑似大月氏王庭遗址的“东黑沟遗址群”,该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然而,这究竟是不是大月氏遗址,要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还必须走进中亚,找到西迁中亚的大月氏遗存,做到两相印证。

2009年,作为首位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建新开启了10余年的中亚考古之旅。


诗和远方,是中国考古人脚步丈量梦想的征程

他们从东天山出发,追踪月氏西迁路线,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考古中,考古队逐步探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他们忍受着太阳的暴晒、蚊虫的叮咬,住过废弃的工厂、庙宇、儿童福利院和牧民的羊圈,吃的是一个馕饼、一根香肠、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的“考古套餐”......长期深处高原、大漠、戈壁,考古队员们风吹日晒,黝黑而粗糙的脸庞展现着他们的毅力和决心。

2015年,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考察撒扎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与王建新教授、乌兹留学生苏河亲切交谈_副本.jpg

2015年,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考察撒扎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与王建新教授、乌留学生苏河亲切交谈

2015年,中乌考古队员在撒扎干遗址新建成的保护大棚前合影_副本.jpg

2015年,中乌考古队员在撒扎干遗址新建成的保护大棚前合影

2015年,考古队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找到了属于康居文化遗存的撒扎干遗址,大伙儿兴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月氏的。

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系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该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已久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考古队用中国话语为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

2018_10_18 塔吉克斯坦 喀什喀尔墓地,为了拍照光线均匀,队员们在大风中奋力撑起一张大白布_副本.jpg

2018年10月18日, 塔吉克斯坦喀什喀尔墓地,为了拍照光线均匀,队员们在大风中奋力撑起一张大白布

2018_10_22 塔吉克斯坦 喀什喀尔墓地 沙尘暴来临之前_副本.jpg

2018年10月22日,塔吉克斯坦喀什喀尔墓地沙尘暴来临之前情景

2018年10月16日,塔吉克斯坦 喀什喀尔墓地发掘结束,与塔方队员、民工合影_副本.jpg

2018年10月16日,塔吉克斯坦 喀什喀尔墓地发掘结束,中方考古队员与塔方考古队员、民工合影

2018年国际学术会议,各国专家在拉巴特墓地合影_副本.jpg

2018年国际学术会议,各国专家在拉巴特墓地合影

接着,他们在乌兹别克斯坦西天山地区、国际学术界认为的“空白地带”,新发现了数百处古代文化遗迹,发掘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康居贵族墓,建立了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史上首座考古现场保护大棚......一流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和敬业精神,他们获得了国际考古学界和中亚人民的广泛肯定和高度关注。

“走出去”12年来,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鼓点,中亚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乌总统米尔季约耶夫高度赞许和肯定中乌联合考古队取得的成果。2020年12月,由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些成果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对国际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甚至写入教科书的结论提出挑战,从而获得了不容忽视的学术话语权。

在中亚考古队的推动下,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了关于“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的合作协议,与乌方共建“丝绸之路人类与环境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考古队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合作,共同寻求丝路考古的新突破。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只有西方视角不行,必须要有东方视角”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把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深度契合,在中亚考古一线为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贡献着力量。

中国考古队员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品格,吸引了外国科研人员和大学生的热情合作。除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塔什干大学、费尔干大学、铁尔梅兹大学的百余名师生加入外,更有在丝路沿线开展了数十年工作的西方国家考古学者寻求合作。如今,中国在丝绸之路考古上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实力。

在撒扎干发掘工地,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建立了保护板房,并安装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环境检测和安防监控系统。他们在中亚建立和推行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人才培养”三结合模式,开创了中外联合考古工作的新形式、新局面,得到了中亚人民的普遍称赞,政府官员对中国考古专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墓地发掘现场,发掘结束时合影-刘斌摄_副本.jpg

2018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墓地发掘现场,队员们发掘结束时合影  刘斌摄

2019-09-10_考古队获评先进集体授奖,队员任萌前去人民大会堂领奖_副本.jpg

2019年9月10日,考古队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队员任萌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后留影

2019年9月,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古项目正式启动,图为四国学者在奥什召开联合考古座谈会_副本.jpg

2019年9月,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古项目正式启动,图为四国学者在奥什召开联合考古座谈会

2020年1月,队员肖国强与苏河,在圣彼得堡历史研究所资料室工作_副本.jpg

2020年1月,队员肖国强与苏河在圣彼得堡历史研究所资料室工作

马健教授在巴里坤海子沿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向当地小学生科普遗址情况_副本.jpg

马健教授在巴里坤海子沿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向当地小学生科普该遗址

2016年以来,中亚考古队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树为全省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王建新教授先后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候选人、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陕西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年度人物。

昨天下午,在西北大学媒体采访现场,年近七旬的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教授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而西方国家对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已经进行了上百年。“对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来说,只有西方视角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东方视角。”他说,“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自己的研究能服务国家战略,自己的一身知识能报效国家,我是无比幸福的!”

王建新坦言,丝绸之路的考古和文物保护任务长期而艰巨,它将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始终。他说,“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一批批年轻学者加入,我愿作年轻一代学者的垫脚石。”

在他的心中,为丝绸之路考古献上“中国方案”,让月氏研究发出“中国声音”,永远是他和团队苦苦求索的目标。



  作者:文汇报驻陕记者韩宏  通讯员李琛  图/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韩宏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