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一:刘禹锡被贬23年,如何写出“莫道桑榆晚”? | |
2021-07-15 15:25:54 作者:方笑一 |
《诗家十讲》,作者方笑一,责编万骏,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5月
【导读】在民族复兴之路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前行的资源,这也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的新书《诗家十讲》,选择了古代十位诗家,以他们如何用诗歌应对人生挫折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失意,并将失意化为豁达和诗歌灵感的故事。作者认为,这是一本写给每一个在人世间拼搏的人。伟大诗人可以做到,我们今天凡人也能做到。
讲堂选编的刘禹锡虽不如苏轼、王安石等知名度高,但他参与的永贞革新意义重大,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都广为人传诵。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他同时代的人有白居易、柳宗元、韩愈,专家投入的研究力量要大一些,刘禹锡当时和政治、文人圈子的关系很密切,且起比较核心的作用。他的诗才其实不可被小觑。他有句名言:“二十三年弃置身”,即被贬谪23年。刘禹锡活了71岁,比王维多活了十年,刘禹锡的所有画像都是一个样子,很瘦的长脸,但很有精神。在漫长的23年当中,他如何寻找自我解脱之道,不被人生压力压垮?这对我们当代人有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21岁出道:与白居易同岁与柳宗元同入进士,做太子校书
刘禹锡(图右)与柳宗元(图左)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他跟白居易同年生。他的名字来自于《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说大禹,把玄圭赐给舜,告诉他治水已经成功了。汉代《孝经》有一句:“梦接生禹。”大禹的父母在生大禹之前,曾经有梦作为先兆的。所以,他的字是“梦得”。他的家庭氛围很好,他自己在《夔州谢上表》中写:“家本儒素,业在艺文。”安史之乱中,举家从洛阳迁往江南嘉兴,刘禹锡应出生在嘉兴,唐代嘉兴属于苏州管辖,刘禹锡算出生在苏州。
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一年公元793年入进士,之后又中博学宏词科。两年后通过吏部考试,,他在《夔州谢上表》中说:“贞元中,三忝科第”,我考中了三次。他是二十一岁考中的,和王维一样,成为较早。不像孟郊五十几岁才考中进士。然后,刘禹锡做了太子校书一年,父亲去死丁忧一年后,他进入了杜佑幕府,杜佑是历史学家,写过《通典》。他先后担任徐泗濠节度使掌书记,然后又做了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平定张建封叛乱后,后来杜佑又在扬州做节度使,刘禹锡还在他的幕府里面。后来,到了贞元十八年,他就做了京兆渭南主簿,第二年,又升了监察御史,这个官还是比较大的。
永贞革新:太子即位清算“二王八司马”,刘禹锡被贬朗州
顺宗领导了永贞革新。核心团队是就是王伾、王叔文、刘禹锡和柳宗元
从795年做太子校书开始,到803年,大概也就八年时间,这是刘禹锡仕途正常的时期。唐德宗李适到了晚年,面临两个问题,宦官掌军权和藩镇势力强大。他的太子李诵当了26年太子,仍未继位,对这两条积弊有心无力。此时出现了两个人——王伾和王叔文。王伾是杭州人,始为翰林侍书待诏,教授太子书法,累迁至正议大夫、殿中丞、皇太子侍书。王叔文是绍兴人,他的特长是下围棋,在政治上非常敏感,有谋略和韬晦,为太子所倚重。
公元804年9月,太子李诵中风了,而皇帝身体尚可,这实在是要命啊!君臣一番立储争斗后,最后还是太子李诵即位,即唐顺宗。
到了805年即后来的永贞元年,已有几条革新措施。第一,军队取代宦官掌管神策军。第二,取缔宫市。《卖炭翁》讲的就是宫市,太监把价格压得极低——“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宫市等于掠夺,百姓苦不堪言。第三,打击贪腐,当时的京兆尹李实极度贪污腐败,把他罢免了。第四,打击藩镇,收拢财权。藩镇头领浙西观察使李锜垄断盐铁,改革中把盐铁权收归中央,此事由王叔文管,刘禹锡协助。第五,减轻赋税,平反冤案。
改革关系非常复杂,总后台是中风的顺宗,很好地领导了永贞革新。总策划是翰林学士王叔文,他不愿到内廷当宰相,指定支持他们的韦执谊任宰相。具体参与的就是“八司马”,包括刘禹锡、柳宗元。核心团队是“二王、刘、柳”,二王就是王伾和王叔文。唐代宰相有四个,其中三个罢工,一人杜佑是刘禹锡的老上司。他谨慎地表示支持。坚决反对的人有宦官首领俱文珍、藩帅韦皋、官员武元衡等等。这就是永贞革新的操作团队。
刘禹锡在永贞革新里面是什么状态呢?《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王叔文觉得刘禹锡是未来能做宰相的人。刘、柳在王叔文这里,发言权很大。刘禹锡当时掌握大权,每天收到数千封文件,刘禹锡每一封都要回复,要用浆糊把信封封起来的。每天要用完一斗面粉调制浆糊,可见刘禹锡忙且乐,他在《春日退朝》中写: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王叔文被贬后第二年,太子上台了,一一清除余党,八人都被贬为远洲司马。(影视剧截图)
此时,在一番争斗后李淳被立为太子。李淳最大的优点是健康、年轻,从来没有中风过。
王叔文闻讯吟诵诸葛亮的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很伤心,担心太子即位后不会支持他的革新,同时革新派内部也起了矛盾,与宰相韦执谊意见不一致。担心革新失败会被总算账,韦执谊后来要和王叔文刻意保持距离。
这时叫窦群的侍御史攻击刘禹锡以此打击王叔文,盐铁原本是李锜垄断,收回后让刘禹锡来管盐铁。窦群攻击朝政都是刘禹锡弄坏。接下来,王叔文被宦官势力排挤,被削去翰林学士。一旦没有这个身份,就无法直接和皇帝接触,总策划和总后台之后的沟通不方便了。第三,藩镇的领导联合起来,上《请皇太子监国表》,让皇帝休息一下,请健健康康的太子监国。斗争最激烈时,六月王叔文母亲去世,王叔文就只能去丁忧无法行驶权力了,王伾急火攻心而中风。七月开始,太子监国,他先贬了王叔文。八月,顺宗被迫“内禅”。146天,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失败。顺宗不久就去世了。
王叔文被贬之后的第二年,太子上台,他被赐死。李淳是唐宪宗了,性格非常刚烈,一一清除余党——韩晔被贬为饶州司马,韩泰被贬为虔州司马,陈谏被贬为台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凌准被贬为连州司马,程异被贬为郴州司马,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八个人都被贬为远洲司马。
被贬当年言“鹏鷃志”,写信给老领导和政治对手
刘禹锡开始了23年的贬谪生涯,《寓兴二首》表明了他被贬亦逍遥的心情
接下来,刘禹锡就开始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王维贬谪之后,搞佛教去了;苏轼贬谪之后,玩潇洒了;刘禹锡贬谪之后呢?《寓兴二首》是他写的非常有哲理的诗歌,
世途多礼数,鹏鷃各逍遥。
何事陶彭泽,抛官为折腰。
他反对陶渊明彭泽令辞官,《庄子》里面的鹏、鷃,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挺逍遥的。做官也可以逍遥,不做官也也可以逍遥。
到了朗州,他不甘心,先写信想要回京城,第一个写给自己的老上司杜佑《上杜司徒书》,2500字长信,他在杜佑手下做事情做了很多年,“老领导啊!你拉我一把吧!”他话说得非常漂亮:“乞恩于指顾之间,为惠有生成之重。虽百谷之仰膏雨,岂喻其急焉。身远与寡,舍兹何托?是以因言以见意,恃旧以求哀。”但没有回音。
老领导靠不住,他就再写信——《上门下武相公启》,给他的老对手宰相武元衡。大不了就是不理我。“傥重言一发,清议攸同。使圣朝无锢人,大冶无废物。自新之路既广,好生之德远形。群蛰应南山之雷,穷鳞得西江之水。指顾之内,生成可期。伏惟发肤寸之阴,成弥天之泽;回一瞬之念,致再造之恩。”你如果肯在朝廷上说一句话,一定可以形成一种舆论。你只要稍微说几句话,我们这些人就可以获得重生了。武元衡会救他吗?不会。
元和元年,宪宗继位时大赦天下,但是唯独八司马不赦。我个人有一个判断。唐宪宗李淳极恨八司马、二王了,因为他们曾反对立他为太子。
秋日胜春日:两首“刘郎”诗反应积极乐观之心
刘禹锡把写信的热情化为了写诗的热情。他写了《秋词二首》
刘禹锡把写信的热情化为了写诗的热情。他写了《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悲秋,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要更好。”清代大学者何焯评价这首诗说:“翻案,却无宋人恶气味,兴会豪宕。”诗中充满跌宕之感,非常壮观,这是诗人的精神境界决定的。苏轼的《赠刘景文》,也是写的秋天胜过春天,可有一比: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元和十年,刘禹锡在朗州做司马已经九年多了,朝廷把他召回,他看到曙光和希望了,就到玄都观去看桃花了,一群人都被召回了,他们都在长安喝起酒来了,准备过上好日子了。刘禹锡写了这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里面的这些桃树,都是我走了之后才栽的。”这首诗在皇帝眼睛看起来,新树迫不及待要取代老树,或者是新树迫不及待占领玄都观,这在皇帝看起来,好像和他自己的政治经历是隐隐吻合的,这让人太刺眼了。所以,《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当时的宰相武元衡就很不高兴。皇帝是否高兴,史书没有交代。
结果,八司马就又被贬了,刘禹锡被贬到了博州,今天的贵州遵义。刘禹锡的老母亲八十多岁,让她从西安到贵州遵义?柳宗元觉得太不人道请求皇帝和刘禹锡换。皇帝没同意,让刘禹锡去稍微近一点的连州,即广东。做连州刺史,他在连州呆了五年。
十年后,就有了《再游玄都观》。唐代的桃树质量恐怕有点问题,荡然无存,一棵树也没有了,剩下的都是荒草: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桃花也变了,道士也走了,唯一不变的,就是我刘禹锡,我还健健康康地活着,我又回来了!”他内心很自豪感,所有的都变了,只有我刘禹锡没有变!这是他对待人生挫折的应对。
23年后回朝廷老而不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在朗州、连州、夔州、和州,呆了二十三年,他写讽刺诗、咏史诗,接受民间文化元素写《竹枝词》,不但意志不消沉,还要享受生活。是唐敬宗时代了,唐宪宗也已经去世了,刘禹锡还活着,这是宝历二年。他怎么会和白居易在扬州碰上呢?是因为他要回洛阳,白居易之前在苏州做刺史,也要回洛阳。两个人在扬州见面。白居易写了一首诗给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说,我知道你很有才华,才被才华所累。太会写诗歌,太会写文章了,被王叔文看中了,效率很高,改革集团拉上他,连累的时间也太长了,老天爷也太对不起你了,居然是二十三年。
刘禹锡怎么回?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毛主席说,这写出了人类社会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有的人认为这是讥讽,沉舟就是他自己,而千帆是迎合朝廷的年轻人;病树是自己,但是在病树前面,有一万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他最后一句说,今天我听你唱了这首诗歌,凭借一杯酒,我也能提提精神。我现在回到洛阳,可以重新开始我的晚年生活。这就是刘禹锡的精神面貌。
回到洛阳之后,他写《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最后两句是名句,“不要认为太阳已经落山了,太阳孕育下来的晚霞还在天上铺满着,好日子还有的过呢!”前几年,我们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老干部工作会议上,就引用了这两句诗。“阅人如阅川”的典故是出自陆机的《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
最后,我想引用南宋大诗人刘克庄对于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评语,来总结下刘禹锡的一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记载:梦得历德、顺、宪、穆、敬、文、武七朝,其诗尤多感慨,惟“在人虽晚达,于树比冬青”之句差闲婉。答乐天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亦足见其精华老而不竭。
刘禹锡虽然晚年才闻达,但是他是常绿的树,一年四季,很有生机,很有活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其实,人有的时候就是靠那么一点精气神活着的,哪怕你是二十三年被埋没。
方笑一,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
(李念编摘自第二讲《我言秋日胜春日》,原文1.5万字)
【相关链接】
陈尚君:杜甫、元结、韦应物……唐朝醇儒如何为理想奋斗
杨国荣80分钟漫谈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处
方笑一:《周易》通天人之际,奥到学术浅到生活
作者:方笑一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