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社区防疫,我在卫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升空背后有他们的坚持
2022-04-26 16:52:09 作者:李杰 许琦敏

4月16日凌晨2时1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宽幅光谱成像仪随星升空,正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工作。

发射任务准备期间,正值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为确保防疫工作和型号任务“双胜利”,上海技物所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试验队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坚持不降低任何工作标准,成功将载荷送上太空。

1.JPG

▲试验队合影

你在社区防疫,我在卫星发射

宽幅成像光谱仪主任设计师张冬冬,是试验队领队。试验队开拔发射场时,张冬冬的妻子正作为一名社区医生奋战在上海抗疫第一线。

张冬冬将对家人的挂念深深隐藏。非常时期,他和妻子都清楚知道自己身上任务之重。忙碌的工作,使他们每天可能连一个电话都通不上,只能利用零星的碎片时间,抽空相互关心,以排解牵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冬冬对技术近乎痴迷。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团队顺利完成了产品自检、交付装星、整星电测试、转场、发射等一系列关键任务,年轻的团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4.JPG

▲试验队领队张冬冬在卫星测试大厅(右一)

202,收到!

“202,收到!”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回音,连续回荡在载荷测试间。“202”是宽幅光谱成像仪电测骨干史超然的“代号”。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他工作生涯中的“首发星”,为此,他付出了十分的心血。

在长达两个月的发射场测试中,“202”对仪器各测试状态了然于心。白天,他在电测岗位上开展仪器测试,认真仔细判读仪器的每一个遥测数据,回应每一个测试指令;晚上继续对当天遥测和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怕漏看错判任何一个数据。

史超然说:“两个月的基地生活,有太多难忘和感动的瞬间,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的财富和经历。”

3.JPG

▲试验队骨干史超然在电测间

他就像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

单成栋是宽幅成像仪辐冷分系统的技术负责人,从产品装卸到转场撤场,从组织队员到项目服务,他永远会出现在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就像一颗型号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

受上海疫情形势影响,此次任务人员调度困难,一些岗位的设计师无法及时到岗。单成栋勇挑重担,认真学习相关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出色完成了相关技术状态确认工作。此外,他还事无巨细、耐心细致地推进许多项目相关工作。

李杰主要负责宽幅成像仪辐冷发射场防污染、星上操作和电测试工作。他的岗位是最近距离接触产品的岗位,需要绝对的细心和严谨。

一次,在仪器开箱测试前,测试厂房环境洁净度指标未能达标,这将影响后续任务进度。得知这个信息后,李杰快速响应,经过仔细排查与分析,发现是空调回风系统的滤芯出现异常。于是,他第一时间与环境保障人员进行协商,完美地解决了问题,保障了任务进度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这支队伍里还有袁媛、王向华、韩延龙等近三十位技术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试验队的拼搏精神:成功不是等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



  作者:通讯员李杰 记者许琦敏

  图片:上海技物所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