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玻璃与丝绸之路:见证早期全球经济文化技术交流
2022-07-10 10:07:26 作者:董俊卿

1.jpg

战国时期经草原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玻璃琥珀珠饰。

古代玻璃与丝绸、金属制品等都是探索丝绸之路上中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丝绸之路的四条主要线路,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与古代玻璃及技术的传播中发挥了交叉和互补作用。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玻璃器,在器形、制作工艺、化学成分、分布区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近几十年来,综合考古学、材料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玻璃器的器形风格、地域分布、成分体系、着色特征、制作工艺、产地来源等研究结果,对不同来源的古代玻璃沿丝绸之路的分布和传播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世界范围内,眼纹玻璃珠在埃及新王国时期已大量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千纪初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流行于黑海和里海沿岸。埃及、腓尼基、西伯利亚等地发现的一些蜻蜓眼玻璃珠与我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样品相似。我国发现的这些早期蜻蜓眼玻璃珠(均为钠钙硅酸盐玻璃)是由埃及、东地中海或中亚地区,通过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以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游牧民族(如斯基泰人或塞人)在这些早期玻璃珠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汉代开始,产自西方的玻璃器皿开始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各地。其中,通过绿洲和草原丝绸之路传入的玻璃器皿分布在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玻璃器皿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江苏、湖北等地。按照器物的年代,可将这些玻璃划分为罗马玻璃、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等,总体上均为钠钙硅酸盐玻璃,但原料配方不同。罗马玻璃的主要助熔剂来自泡碱,而萨珊玻璃和伊斯兰玻璃采用植物灰作为主要助熔剂。

六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北方地区的玻璃器皿.png

六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北方地区的玻璃器皿

新疆是我国目前发现早期罗马和萨珊玻璃器皿数量最多的一个地区。这些玻璃器皿显示了汉代至唐代,新疆与中亚、西亚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持续存在。通过吸收外来玻璃制作技术,新疆工匠在公元4世纪之后也在当地自制玻璃器皿。             

隋唐时期,我国北方的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西安清禅寺、法门寺地宫,河北定县静志寺等地,都发现了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伊斯兰玻璃器皿。北宋和辽金时期,河北、内蒙古、辽宁、天津等地发现了较多输入的精美伊斯兰玻璃,反映出这一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沿线频繁的中外交流。南方地区的进口玻璃器较少,主要包括安徽无为县的宋代金利塔、浙江温州慧光塔、北宋金陵长干寺地宫出土的刻花伊斯兰玻璃瓶,可能自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唐代至辽金时期玻璃器的传入和佛教的传播存在密切联系。

2.jpg

北宋时期传入中国南方的伊斯兰玻璃器。

西汉至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各地的单色玻璃珠数量较多,比如自中亚、西亚、南亚传入新疆、宁夏等地的采用锡基化合物作为着色剂或乳浊剂的各类钠钙玻璃珠饰。而我国岭南地区出土了大量汉代拉制玻璃珠,大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自印度和东南亚传入。这些玻璃珠饰为探索相应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方文化、技术和贸易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中国本土的玻璃技术也向东、向南传播。战国末期到汉代,中国的铅钡硅酸盐玻璃技术向日本和韩国传播;唐宋以后至大航海时代(明清时期),中国的铅硅酸盐玻璃向东南亚地区传播。             

由此可见,自战汉至唐宋时期,中国境内不同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古代玻璃制品,实际上也是早期全球经济、文化、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实物证据。

作者:董俊卿(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

图片: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提供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