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关于克隆猴,她还有很多话说
2018-01-25 16:53:25 作者:顾一琼

webwxgetmsgimg (1).jpg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于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团队经过5年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构建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今天的两会会场上,市人大代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于翔特别激动。一方面,为同事们感到高兴,同时,她也有很多话由“克隆猴”说开去……

“作为科学研究人员,一定要敢于尝试,不怕艰苦”。

于翔回忆说,那是2012年,在浙江乌镇举行的非人灵长类研究小型专题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就提出神经所要开展猴体细胞克隆的工作。“当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太难了”、“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全世界试图攻克多年,但前人都“败下阵来”的顶级科学问题。但看准了方向,孙强研究员就率领以刘真博士为主的团队开启了这项研究。

“难是真的难,苦也真的苦。”

于翔透露说,孙强带领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平台,团队总共17个研究人员管理1000只猴子,日以继夜地进行科学研究。

一方面,他们不怕苦,敢于大胆尝试、大胆做,另一方面,由于提早布局,团队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她介绍说,孙强团队一直从事于非人灵长类生殖相关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最前沿的基因技术。这使得他们能够第一时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其次,对于一线的科学研究人员,于翔说,希望未来的人才政策聚焦于“人才梯队”的培养,不仅要有海外归国人才,也要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大师”,也要呵护“小苗”。

她举例说,孙强团队就是一个本土培养起来的团队,而博士后刘真更是属于“快速成长的好苗苗”。“上海要建设科创中心,一方面要有能力把大家都留在科研体系里,安心做研究;另一方面也要有能力可以将自己本土的好苗子培养成参天大树”。

事实上,于翔本人就是“海归”,2005年回国投身神经科学研究。她说,当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一个有十个以上神经科学研究组的科研机构,“这里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支持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目前,她所负责的研究项目也有了进展,并与儿科医院有合作,将来有望运用到儿童自闭症等方面的临床治疗。

摄影 叶辰亮

责任编辑 王翔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政经报道中心编辑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