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一次普通寒暄,林黛玉的回答,其实犯了三层忌讳?
2019-11-30 14:15:21 作者:文学青年

贾府中众人的关系非常微妙。若论沾亲带故,人人都是亲戚、绕不出血缘姻亲的大圈;若论利益结构,则又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小共同体,立场诉求不同,格局心态不同,手腕风格不同。

在这样复杂微妙的格局中,看似一家人的寒暄、闲聊,往往有着不停留在言语表面的含义。

比如众人在王夫人房中时,王夫人寒暄、关心林黛玉,询问她的病情。

“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叫我还吃王太医的药呢”。

这看似是一段非常家常、极其普通的对话,其实内中很有乾坤。

而林黛玉的回答,恰恰触碰了好几层忌讳。

undefined

第一点,亲疏分寸有误。

王夫人不过随口一问,人人都知道她对于林黛玉的身体情况并没有那么掏心掏肺的关心。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但凡长辈做出关心小辈的姿态,做晚辈的都应该表达出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这是那个时代的规矩和生存之道。

而林黛玉一句漫不经心的“不过如此”,林黛玉待王夫人“太不见外”,问题在于,王夫人对林黛玉其实却很生分。

这样一疏一亲,一冷一热之间,就有嫌隙。

undefined

王夫人日常吃斋念佛,看似仁义慈善、其实很不好相处,她手中逼死的人就有金钏儿、晴雯等等一大串(事实上林黛玉本人的人命官司、王夫人也有一部分的间接责任)

王夫人自己嫡亲姐妹的女儿薛宝钗,在她面前谈话时,尚且处处以她为尊、时时为她着想。

而林黛玉这么“不见外”、不当一回事的态度,这样孤傲的性格,王夫人会喜欢吗?

林黛玉在贾母面前如此态度自然没问题、因为贾母真心实意疼她;可在王夫人面前依旧如此这般,这就很有问题了,因为王夫人并不拿她当自家孩子。

你看,林黛玉说完之后,王夫人接她的话了吗?

并没有。

是宝玉跳出来打圆场,补充解释说明林妹妹如何如何。

undefined

第二点,站队话术有误。

《红楼梦》当然不像诸多清宫言情剧中那般,让每位太医都勾结妃子做种种生生死死的勾当。

但是,《红楼梦》里的太医们,同样很有讲究。

每一房有自己熟悉的,同一派系的,比如宝玉不方便惊动众人时、会特意悄悄去找某一位。

比如王熙凤要弄死尤二姐的孩子,要大费周章去外面另找一位姓胡的。

而此处王夫人特意问起鲍太医,问起“吃他的药可好些吗”,鲍太医王太医谁是谁更亲更信任的?

林黛玉直接说“也不过这么着”。

undefined

此处如果是薛宝钗,势必会“听话听音”,若她尚且不能判断王夫人的态度,那么一定会给出比较模棱两可的答案、进一步观察王夫人的反应、顺着她的态度调整自己的答案。

林黛玉并非没有这样的心智,但她懒得配合王夫人。

undefined

第三点,核心信息点强硬,搬出老太太的意志。

这位鲍太医是王夫人举荐吗?是凤姐儿举荐吗?

都没说。

但林黛玉给出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点,“老太太让我继续吃王太医的药”。

她点名了背后的指令出处:这是来自终极大boss的指令,高于你王夫人和府里一切闲杂人等。

undefined

在和一个心有芥蒂的人聊天时,动辄搬出比她高一级、让她无可奈何的态度,只会增添对方对你的反感和冷淡情绪。

林黛玉既不寒暄客套“多谢舅母关心”,也不曲意逢迎、挑起话头让众人奉承“王夫人慈爱”,贾宝玉只好跳下场圆场:太太不知道,林妹妹的病是内症、先天生的弱。

至情至性的林黛玉,并非不知道如何在王夫人抛来橄榄枝的时候、顺势讨好她,她只是不愿意、不在乎、不屑一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