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临走时,写下这首诗,短短三句,却预言了她们三者的关系
2019-12-23 11:03:34 作者:云上小诗文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别看就这短短的两句,便足以碾压当代众多著名诗人的名句。这两句出自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著名诗集《飞鸟集》里流传最为广泛的诗作之一,无须过多的解释,甚至不要详细地去理解解读,只要用心细细地去品味,方能体会到此两句带给生命本身的真谛。

泰戈尔,从小生活在富贵的家庭,聪明好学,长大后更是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

undefined

1913年,泰戈尔则更是凭借自己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奖项的亚洲第一人,名声大振,从而享誉世界文坛。

1924年,泰戈尔因受我国文学界的真挚邀请,便走访我国各大地方,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传授给我国先进的文化经验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以及别具一格的艺术气息。

泰戈尔的到来对于我国当时的文学界来说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再加上泰戈尔对我国情况有的还不熟悉,自然就要有接待团,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便是其中的一位。

undefined

有了林长民的加入,自然就不可能缺少他的女儿林徽因。要不怎么说上天将一切都安排好了?最巧合的是,喜欢她的徐志摩和深爱她的梁思成也在接待团内,不过没有全程陪伴,只陪伴了一部分。

在这一年,徐志摩因极度喜欢林徽因而和自己的妻子张幼仪离婚,林徽因对徐志摩有微妙的情愫掺杂其中,但父母亲不同意;这边,林徽因与梁思成乃天作之合、门当户对,不仅是学识外貌,还是家庭背景,都非常般配,而且最重要的是双方父母均认为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

谁知道,这次接待泰戈尔又将她们三者活生生地给聚在一起,当时三者肯定稍微有点尴尬。她们的一举一动、微弱的情感流露等等哪能瞒过大诗人泰戈尔的眼睛?毕竟是写尽人世间种种的大诗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划上一道又一道的印记,无数的风霜凝结成了他那又长又白的胡须。

undefined

林徽因怎么也没想到,泰戈尔临走时,写下这首诗,默默地交到了自己手上,什么也没说。林徽因在其走后,展开一看,此诗只有短短三句,却预言了她们三者的关系:

《赠林》印·泰戈尔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undefined

“天空”在此很明显是比喻徐志摩的,体现了徐志摩的内心的无拘无束、放荡不羁“蔚蓝”,表现了其内心的纯真、纯洁,像孩童一般。诗人使用象征的手法,完美的刻画出了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大地”也是同样如此,是比喻林微因的,体现了林徽因的踏实认真、脚踏实地,“碧绿”表现了其青春活力,生命朝气蓬勃。

undefined

诗人将“天空”比作徐志摩,将“大地”比作林徽因,说明了她俩将来不可能在一起,因为一个天,一个地,永不相交,并且内心性格完全不一样。

她俩不仅没有交集,而且其中间又出现了一个第三者“微风”,这个“微风”就是梁思成。微风可以将大地吹成碧绿,也有接触大地的机会,不但天空没有接触大地的机会,而且被中间的微风隔开了。

undefined

寓意就是林徽因最终会和梁思成在一起,而且会时时刻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将会给彼此带来帮助,各个方面都比较符合。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泰戈尔一诗成箴,预言正确无误,果然看破了她们三人的结局。

梁思成和林徽因走在了一起,而且对社会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虽然历经磨难。而徐志摩无奈离林徽因而去,后来坠入深渊,无法自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