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丨世界级的入侵者与毒药 | |
2019-12-25 13:53:03 作者:上游新闻 |
去年深秋去延庆看天鹅,在官厅水库岸边看到许多灌木一样的枯草,果实从顶部炸裂成四瓣,可以看到里面黑色的种子,外壳上长满骇人的小刺。带队老师告诉我,这就是曼陀罗。
我采了两枝小心翼翼地带回来,把它们插在一个黑色的细口陶瓶里。晴朗的冬日早晨,阳光洒进来,它们沐浴着阳光,就像在野外时一样。同事看到了不免问,这是什么?曼陀罗?这么浪漫的名字!什么?有毒?!
1.邪恶的入侵者
听到曼陀罗,最先想到的是《天龙八部》里的曼陀山庄,王语嫣的母亲王夫人在那里种了许多山茶花,用人肉做花肥。之所以叫曼陀山庄,是因为山茶花又名曼陀罗。[1]但这应当是借名,真正的曼陀罗与山茶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曼陀罗是梵语mandārava的音译名,在史籍中又被译作闷陀罗、它罗花,具有鲜明的异域色彩。李时珍《本草纲目·曼陀罗》引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法华经》云:“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言:“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以名花。曼陀罗,梵言杂色也。”但mandārava的本义其实是豆科的刺桐,dhattūra才是曼陀罗的
本名,曼陀罗属的拉丁名Datura正由此而来。[2]
曼陀罗的花朵
曼陀罗属(Datura)植物在全球约有11种,中国有4种。其中曼陀罗、毛曼陀罗、洋金花三种为草本植物,本文中所说的曼陀罗,是这几种草本曼陀罗的统称,这三种在北京的野外均可见。另外的一种则是木本曼陀罗,在北京植物园的温室里有栽培。
侧面看,花朵似喇叭
同名字一样,曼陀罗的花、果也与众不同。其花漏斗状,花冠5裂,神秘又魅惑,看上去狂躁不安、即将飞速旋转的五角星,在英文中又名撒旦的喇叭;而曼陀罗结果之后,外壳遍布锋利的小刺,面目狰狞,英文名又叫做刺苹果。作为茄科植物,曼陀罗叶片与茄叶相似,是以古籍中曼陀罗又名风茄儿、山茄子、颠茄等。
曼陀罗未成熟的果实
既然曼陀罗一名由梵语音译而来,它有没有可能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呢?不过,曼陀罗的原产地并非印度,而是遥远的热带美洲。[3]起初,这种植物的种子主要靠鸟类传播。后来,曼陀罗潜入了人类的田地中。通过将种子混入粮食,再通过粮食的全球贸易,曼陀罗得以传遍世界。
曼陀罗这样的潜入者并不受欢迎,其全株有毒,芝麻大小的种子混入农作物之后很难筛出,这将对人和家畜构成威胁;种子落到田地里后也很难去除,这将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
曼陀罗种子
据说羊吃了曼陀罗之后会中毒引起骚乱,故而曼陀罗又名“闹羊花”,其别名“洋金花”可能就是“羊惊花”之讹。[4]在澳大利亚,不小心掺入曼陀罗种子的粮食会被降价处理,或遭到消费者拒绝。[5]
如今,曼陀罗已占据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成功扎根10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知名的入侵物种。
2.曼陀罗在北宋洛阳
迟至北宋,中国典籍中乃有曼陀罗的相关记载,这种“杂草”很可能在宋代才传入我国。北宋周师厚(1031-1087)《洛阳花木记》“草花”部分录有“蔓陀罗花、千叶蔓陀罗花、重台蔓陀罗花”。[7]“千叶”、“重台”应是曼陀罗的重瓣品种。
重瓣的曼陀罗花
据周师厚介绍,洛阳作为国都,“花卉之盛甲于天下”,这里王公将相之宅第园圃鳞次栉比,宦于四方者从穷山远徼(jiào,边界)带回奇花异草,“天下四方所产珍藂佳卉,得一于园馆足以为美景异致者,洛中靡不兼有之。”他结合耳闻目见,在参考前人著述的基础上补录“近世所出新花”,著成《洛阳花木记》。书中所录曼陀罗花,很可能就是当时引入洛阳的新种。
洛阳当地诗人陈与义(1090-1138)家中的花园就种有曼陀罗,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一首诗,其《曼佗罗》云: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
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
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
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
“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所用当是《法华经》“天雨曼陀罗花”的典故。后两联将曼陀罗与金钱花、木芙蓉对比,它们花期虽然相同,但曼陀罗是晚上盛开。
曼陀罗不香,也无象征意义可供托物言志,是以历史上吟咏它的诗歌并不多,清代植物文化汇编《广群芳谱》中所录仅此一首。陈与义为何要写曼陀罗?可能也是因为这种花卉为“近世所出新花”。得此异域之花,便可称“我圃殊不俗”。
但这首诗并没有提到曼陀罗之所以成为曼陀罗的重要用途:它是救病治人的妙药;同时也是杀人越货的毒品。
曼陀罗,图自(日)岩崎灌园:《本草图谱》,1828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
3.麻醉剂与蒙汗药
早在北宋,曼陀罗已用于麻醉术。[8]窦材(约1076-1146)《扁鹊心书》载“睡圣散: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其配方就是山茄花和火麻花。山茄即曼陀罗,火麻即大麻。元代危亦林(1277-1347)《世医得效方》中记载的麻醉剂“草乌散”也用到它:“治损伤骨节不归窠者,用此麻之。然后用手整顿……伤重刺痛,手近不得者,更加坐拿、草乌各五钱,及曼陀罗花五钱入药。”
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药效,在于曼陀罗中含有的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这类生物碱,其中东莨菪碱可对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的某些部位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意识消失,产生麻醉效果。[9]
曼陀罗,图自《本草图汇》
曼陀罗这样神奇的功效也被用于旁门左道。早在曼陀罗传入之初,湖南的官员杜杞(1005—1050)就用曼荼罗酒来对付南方蛮夷。司马光(1019-1086)《涑水纪闻》卷三:
杜杞字伟长,为湖南转运副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因立大宋平蛮碑,自拟马伏波,上疏论功。朝廷劾其弃信专杀之状,既而舍之,官至天章阁待制。
以金帛官爵诱之,灌以毒酒后残杀。这种手段卑劣又残忍,难怪杜杞邀功求赏时被朝廷弹劾“弃信专杀”。南宋周去非(1134~1189)《岭外代答》卷八记载江湖强盗以曼陀罗置人饮食,使人醉闷后取其钱财:
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趍。南人或用为小儿食药,去积甚峻。[10]
曼陀罗在强盗圈子里应该是赫赫有名。明代万历年间重臣魏濬(1553-1628)的官印曾被盗贼以类似的方法取走,他将这个故事写入《岭南琐记》:
予官农部河南司时,一日曹事毕,遣吏承印还寓,涂遇一人引去他处,饮以酒,吏即昏迷若寐,印为盗去矣。数日,捕得盗者,讯之,云用风茄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乃寤。问从何得之,云此广西产,市之棋盘街鬻杂药者,土人谓之巅茄。风犹颠也,一名闷陀罗。
以上两则文献都提到曼陀罗为广西所产,它的确更适宜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也有可能曼陀罗经海路传入我国后,首先在这些地方安了家,就和茉莉与素馨一样。
这些笔记史料中有关曼陀罗的记载皆源自现实生活,其用法及效果与《水浒传》等明清小说中的蒙汗药几乎一致。例如《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说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为兄报仇,被县衙发配孟州,途经十字坡,张青和孙二娘在那里开了个酒店,“专干黑道买卖,见那有钱的、肥胖的客商,用蒙汗药麻翻了,图了钱财,把肉剁馅包了包子。”
实际上,江湖上大名鼎鼎的蒙汗药就是由曼陀罗做成的。明代梅元实《药性会元》“羊踯躅花”条载:
其花似萱草花,甚不可服,误则令人颤抖,昏倒一昼。如用,可拌烧酒蒸三次,即无虑矣。同它罗花、川乌、草乌合末,即蒙汗药。
文中的“它罗花”就是曼陀罗。除此之外,制作蒙汗药的其他三种植物都是著名的毒草:杜鹃花科的羊踟蹰以羊食后踯躅而死得名;川乌、草乌都是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其块根有剧毒,民间常用来制造箭毒以猎射野兽。以上毒草皆可用作麻醉剂和镇痛药。四种毒药制成的蒙汗药,“麻翻”一个壮汉自然不在话下。
4.宗教致幻剂
作为传遍世界的杂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曼陀罗的上述药效。例如印度的盗贼就使用了相同的手段来谋取钱财。据劳费尔介绍:
Garcia da Orta (1653)记有印度盗贼置此药于被害人之饮食中,其效可延二十四小时;服此药者,丧失知觉,常吪笑,甚慷慨,盖其一任他人取其珠宝,只知欢笑,少言,如有言则皆荒诞不经语。现印度用Datura毒人之事,尚常见有之。
可见服用曼陀罗,能使人产生醉酒般的症状,存在一定的致幻作用。因此,曼陀罗还在不少宗教中被用于接近神灵的致幻剂。
例如在靠近曼陀罗原产地的美洲加利福利亚中南部地区,当地的土著民会在一些神圣的宗教场合用到曼陀罗。他们吃下这种植物的种子以产生幻觉,在幻觉中看见神灵进而与神灵交流。这种致幻的效果有点像明代学者方以智(1611- 1671)《物理小识·迷醉术》介绍的:“莨菪子、云实、防芩、赤商陆、曼陀罗花,皆令人狂惑见鬼。”印度教教派中的食人族(Aghori)也将曼陀罗作为致幻剂。有时,它还与大麻以及诸如印度乌头这样的剧毒植物一起来治疗抑郁,因为这些有毒植物能让处于极度恐惧和不安情绪中的人暂时失去意识,从而获得精神解脱。[12]
写到这里,脑海里随即不禁浮现一张世界地图,仿佛跟着曼陀罗穿越到了历史深处,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自然与人文之旅:从美洲到印度,再到中原,是田野边的杂草,是大夫手里的麻醉,是江湖强盗的毒酒,是美洲土著的致幻剂,是印度人的精神解药………
不禁,对这枝被我当做插花的“杂草”肃然起敬~
[1] (明)王象晋《群芳谱》:“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
[2] 美籍德国学者托尔德·劳费尔发表于《通报》1917年号的《押不芦》一文认为,《法华经》中的曼陀罗花(mandārava)是刺桐,后来mandārava也指称曼陀罗。
[3] 英文版《中国植物志》认为曼陀罗原产墨西哥;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官网认为在美洲热带地区。
[4] 国家中药管理局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7册,第255页。
[5] 本段内容参考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官网:https://www.cabi.org/isc/datasheet/18006#7598DA08-C241-4681-A02A-9C44BDD0814C。
[7] 周师厚,字敦夫,鄞(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北宋皇祐进士,官至荆湖南路转运判官。《洛阳花木记》乃元丰四年(1081)作者于洛阳为官时所作。该书参考唐李卫公《平泉花木记》以及范仲淹、欧阳修二人花谱,共一卷,记牡丹109品、芍药41品、杂花82品,以及果子花、刺花、草花、水花、蔓花。其《叙牡丹》一节细论御袍黄、状元红、玉楼春等45种牡丹之形色、源流、掌故。另载有四时变接法、接花法、载花法、种祖子法、打剥花法、分芍药法,以备庭馆之植。
[8] 麻醉术古已有之。据《列子·汤问》,战国名医扁鹊(B.C. 407-B.C. 310)给鲁公扈、赵齐婴做心脏移植手术时就用到麻醉术:“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约145-208年)以麻沸散著称于世,《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可惜麻沸散的配方并没有流传下来。有人怀疑曼陀罗就是这种麻药的成分之一,但这种说法缺乏证据,曼陀罗很可能在宋代才传入我国。
[9] 东莨菪碱可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因而曼陀罗还可用于治疗哮喘、咳嗽。《清稗类钞·植物类·曼陀罗》:“其叶杂烟草中同吸,止咳嗽,过量则致死。”
[10] 此则文献可能承袭自范成大(1126-1193)《桂海虞衡志》。明代郎仁宝《七修类稿》卷四十五:“又《桂海虞衡志》载:‘曼陀罗花,盗采花为末,置人饮食中,即皆醉也。’”黄震(1213-1280)《黄氏日抄》录《桂海虞衡志》此条云:“曼陀罗花,漫生原野,大叶,白花,实如茄,偏生小刺。昭州公库取一枝挂库中,饮者易醉。”《桂海虞衡志》明清传本皆无此条。
[12] 本段内容的写作参考了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tura_stramonium#In_culture。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