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胜出者是雍正,那你知道其他阿哥为何会失败吗
2019-12-31 13:28:53 作者:凤凰新闻

“只愿生生世世,再不生于帝王家”,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帝王家族儿女惨淡的命运,可是在外人看来,他们仿佛一出生便拥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亲生手足之间也不惜痛下杀手,为其一生的命运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undefined

在历史长河中,帝位之争所造成的流血事件从来不是少有之事,无论在这个过程中竞争有多么的激烈,谁最终能够坐上那张龙椅就是最大的赢家,而细数各个朝代,大清所发生的“九子夺嫡”将兄弟之间对于皇位的争抢推向了历史性的高潮,康熙这九个儿子明争暗斗,手足相残,直到如今这个故事还被各大影视剧重现在世人面前。

那么,作为最后胜出的优胜者,四皇子胤禛是如何夺得帝位的?

诸位皇子分门立派,各自形成组织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尽管讲的是“九子夺嫡”,也并不是说这九个皇子都争着抢着要成为皇帝,而是他们各自凝聚成几股势力,推举各个势力中的代表人物登上皇位,其中包括以皇长子胤禔为首的大千岁党,以皇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以四阿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

undefined

在众多党派之中,八爷党的实力不可谓不强,除了八阿哥之外,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全部都参与其中,凝聚起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而八阿哥为人也乐善好施,再加上天资聪慧,在当时也被很多人选为储君的最佳人选,看起来非常有望成为下任皇帝。

而四阿哥胤禛在当时的支持人数并不多,由于他平常明面上从不参与任何纷争,只顾着勤勤恳恳地做自己的事情,在大臣之间还有着冷面王爷的称谓,自然让人觉得他争帝无望,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九王夺嫡达到白热化阶段时成功突围。

各大党派分崩离析,注定走向失败道路

二阿哥母后仁孝皇后生前与康熙十分恩爱,在生育二阿哥难产身亡后,或许是对妻子的愧疚与缅怀,二阿哥胤礽在满月时就被册封为太子,可过早确立皇太子,且康熙对其十分宠爱,注定让二阿哥成为众位皇子首先打击的对象。

但即便这样,二阿哥在担任太子期间仍未收敛他的暴躁脾气,尽管康熙皇帝处处加以包庇,可二阿哥仍在太子为37年后,逐渐暴露其上位的野心,与康熙皇帝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被废,在被人利用的漩涡中成为了牺牲品。

而大阿哥迷信喇嘛,由于太过于嫉妒二阿哥太子之位,竟然运用所谓的巫术来谋害皇太子,想要趁机谋夺储位,不立嫡则立长,在被三阿哥揭发之后引得康熙震怒,将其囚禁。

而反观八爷党,虽然其在前期一度被认为担任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但由于出身贫贱,加上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性格,一度让八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坚信事在人为这四个字,所以在九王夺嫡的过程中他广结朋友,为人也十分谦和,可错就错在他集结的势力太过于庞大,庞大到引起了当时尚在皇帝之位的康熙的注意。

由于八爷党中有十四阿哥参与,所以当时无论是朝中权贵之臣还是其他不得意的皇子兄弟,八爷党的大门永远为其敞开,就这样,长时间明目张胆的招纳势力,使得八阿哥的政治野心过早的暴露在康熙的视野之中,于是被猛烈的打压,在推选新太子时,众人推举八阿哥担此大任,却被康熙斥责他“结党营私”,至此,八阿哥已无继位希望。

雍正韬光养晦,最终取得胜利

而反观九王夺嫡全过程中四阿哥胤禛的活动,在前期时并无任何异动,此时正是四爷党韬光养晦之时,没有到特定的时机绝对不会擅自出手,而在九王夺嫡到达白热化阶段后,他又趁此机会将自己的儿子弘历送到年事已老的康熙身边,康熙看到聪明灵巧小孙子自然欢喜不已,在讨好康熙这个层面上胤禛比其他人要精明的多。

而再看其党派的组成班底,无论是十三阿哥还是年羹尧、隆科多,个个都是能干实事的人,能力也都十分强劲,况且细数下来四爷党的人数并不多,也就让其他党派低估了四阿哥的实力,在争斗时没有引来过多的祸患。

纵观以上诸多因素,才是四阿哥胤禛为何成为雍正的重要原因,不得不说成大事之人要懂得观察时机,伺机而动,如此才能取得成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