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秦王晋王燕王等嫡子继位 | |
2020-01-21 10:06:16 作者:凤凰新闻 |
这很正常真,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重申了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是嫡长子,所以他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其他的皇子,即使是马皇后所处出也只能是嫡子,不是嫡长子,所以朱元璋不会考虑其他的儿子,他要维护他所建立起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为了皇位的稳固,所以他选择了朱标的嫡长子(实际上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最为继承人,而不选择秦王晋王和燕王。下面小枫和大家一起来具体看看。明朝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在这一年皇位继承人皇太子朱标病逝,朱标这一死,朱元璋的其他的儿子就有点蠢蠢欲动了,大哥死了,皇帝的位置能不能轮到我们呢?尤其是朱元璋的第二子第三子和第四子,特别是朱棣未来的明成祖,这个家伙有才能和才干,是皇太子的热门人选,可是朱元璋很意外地宣布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以后皇位的继承人,也就是以后的建文帝了,其实朱元璋这样做可以理解,老朱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主要是指嫡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嫡妻一般主要指的是结发妻子、正妻、元配、原配、正房、正室、大老婆、第一个老婆,说这么多只是高孙嫡长子的身份很重要。西周时期,周王实行宗法,其规定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而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相比之下其他的都是小宗了,因此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嫡长子继承。至此,嫡长子继承王位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此以后中国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西周以后的各王朝,基本上都执行周朝宗法制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拥有政治继承权。嫡次子和庶子按照身份等级不同,获得不同的次级政治地位,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制度。
在周朝时期,周天子的政治地位和财产主要是由他的嫡长子继承,其他的诸子被封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一切,而诸侯的其他诸子则是成为了卿大夫,卿大夫的嫡子继承卿大夫的一切,诸子成为士,士嫡长子继承士的一切,诸子则是成了平民,平民的嫡长子继承他的一切不过还是平民,而平民的诸子则会成为奴隶!从这一套体系中可以看出来在周朝时期的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的人会因为出身高高在上,有的人会地位越来越地下,也就是说同一伙兄弟因为身份不同,过了几代之后就会成平民甚至是奴隶,紧紧是因为出身,这太可怕了,这和富不过三代有相同的意义吧。
在那个淳朴的年代特权阶级也会成为奴隶,想想都不可思议,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嫡妻省的都是女孩怎么办呢?中国古代各王朝统治期间的女子,除在家族无男系成员情况下,通常不具备政治上的继承权(例外情况是独女招夫入赘),因此女子并不在嫡长子继承制的范围之内。但女子有与家族男系成员相比不平等的经济继承权。通常体现为按家庭财产分配的一份嫁妆。按汉族惯例,该份嫁妆仅为该女子独占,并不归于夫家所有,可传于自己所生的子女,若该女嫁后无出,理论上嫁妆会被娘家收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女子与兄弟共同继承父母遗产的事例。
而到了现在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度,婚姻也没有什么嫡妻正妻了,女儿和儿子一样都有继承权,父母的财产都可以继承。唐朝时立嫡的顺序是:嫡长子最先、嫡长孙次之、嫡长孙同母弟、嫡长子同母之次弟、嫡长子不同母之嫡弟(父亲续弦之嫡母所生的儿子),然后按庶子、庶孙的顺序往下排。看到没有嫡长子死了,嫡长孙补上,如果嫡长孙不行早夭的话,他的兄弟在补上,然后才能轮到嫡长子的兄弟。
剧照
朱允炆当上皇太子很有可能和这个有关系,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朱标的嫡妻和长子早夭,朱允炆的母亲成了续弦的嫡妻,朱允炆成了实际上的嫡长子,所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成为了皇太孙,即使没有朱允炆,他还有兄弟,怎么也轮不到朱棣,可是朱棣狠呀,将朱允炆赶下了皇位,最后朱允炆不知所踪,而他的兄弟不是早夭就是被朱棣囚禁然后暴卒,就连最后朱允炆都不知道是死是活,这些只有永乐大帝知道吧。其实小枫还认为朱元璋不选择其他的嫡子而选朱允炆还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稳定。除了朱标,朱元璋的嫡子还有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老五周王朱橚四人,其中秦王、晋王、燕王均为赛王,他们镇守边塞,拥有军权,可以说能成为赛王,能力都不差,尤其是燕王朱棣,能文能武,脾气秉性都很像朱元璋。
在朱元璋的众多皇子中,只有朱标的威望能镇得住他们,朱标去世以后,其余的嫡子都没有朱标的资历和威望,立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会引起其他嫡子的不满,互相不服,而朱元璋将他们分封为藩王,驻守各地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起到藩屏帝室的作用,如果皇子之间产生嫌隙,帝国的根基将从内部动摇,这显然不是朱元璋想要的结果。
其次,朱标作为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是朱元璋从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就认定的唯一接班人,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培养朱标,也为朱标他日继位之后能有所作为做了很多铺垫工作。朱元璋对他的期望很大,可是他的早逝对朱元璋打击也很大,出于对朱标早逝遗憾的弥补和维护自己精心构建的政治体系,以及对皇太孙朱允炆的喜爱,朱元璋选择将皇位隔代传给朱允炆了,所以,其他嫡子自然也就没机会了。最后,朱元璋为了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极力推崇宗法制度,而嫡长子继承制又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这也是朱元璋跳过其他嫡子,直接传位于嫡长孙最终重要的原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在嫡长子继承制中嫡长子在继承权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先权。正常情况下,皇位的归属是毫无悬念的,朱标继承皇位是迟早的事儿,虽然朱标英年早逝了,但是从法理上讲,朱标一脉仍是正统。所以,从维护宗法制度层面,秦王、晋王、燕王等都得靠边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