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玩得好,就能无伤取胜?北宋骑兵就这么被游牧民族海扁
作者:冷兵器研究所
2019-11-26 09:30:33

undefined

骑射是一种技战术,很多网友对它的威力有过于夸大的设想,认为玩得好可以用最少的代价干掉对手,甚至可以反复欺负敌人。问题是北宋骑兵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战果嘛.......

undefined

和杨家将等传说中的不同,北宋骑兵有悠久的骑射传承,但对枪法却不够重视。北宋骑兵传承于五代沙陀骑兵,是一支非常看重骑射的队伍。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就在沙陀骑兵中混过很长时间,赵匡胤也学会了沙陀骑兵一脉相承的左射技巧(石敬瑭手下就有左射军);赵光义的岳父符彦卿是李存勖身边最后的战士(老赵这个毒奶也和未来亲家一起并肩作战),和石重贵是老爹;赵匡胤的铁杆部下米信等人也和沙陀军有着很深的关联。

undefined

北宋挑选骑兵也和五代时的沙陀骑兵类似,首选通过能力强、射箭技术强、敢于主动挑事的硬茬子,“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八尺,材必健疾,力迈伦等,能驰骑而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超越沟堑,驰上陵,逾险阻,绝大泽,涉名水,敢犯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

undefined

因此北宋骑兵的训练重点就放在了骑射上,北宋骑兵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练习骑射,这可是宋神宗圣旨背书的教学内容(马步军并以十分为率,马军一分习枪刀,余习弓)。宋军中也以骑射武艺高低作为配发战马的标准,不合格者才要练习刀枪等武艺,如果骑射再三考核不合格,禁军骑兵就要降为步兵,最后实在不行还要被下放到厢军里。北宋的实战武器配置也是这么安排的,“诸处马军,每一都(百人为一都)枪手、旗手共一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系弓箭手”。南宋也继承了北宋军队的这个做派,每队骑兵只有16人用马枪、六人举旗,其余的骑兵都使用弓箭。

undefined

宋神宗不光给宋军下达了训练标准,还给北宋禁军中配置了300个教头,其中弓箭枪棒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从训练时间和武器编制上看林教头的同行估计也就是三十来个(每月工资3000钱,是普通骑兵的三倍,但要想买宝刀,林教头工资远远不够)。北宋骑兵的骑射训练重视拉弓的强度和多种方式射箭,马上拉弓以九斗弓为第一等,马上射击方式有左右射、腰射、背身射等。

undefined

宋朝传奇故事中那些用刀枪、铁鞭等武器的高手在宋军中并不是主流(所以岳飞和岳家军才显得格外突出),而他们的对手契丹、党项、女真骑兵则弓箭刀枪骨朵俱全,契丹骑兵除了携带大量的弓箭外,还要带上尽可能多的长枪、骨朵等近战武器;党项骑兵中的正军(包括牧主、农主、使军)都在携带弓和60只箭外,统统都是人手长枪一个、长剑一把,此外还要携带备用的长矛柄一个;女真骑兵尤其喜欢用长度不超过一丈二尺的长枪,还大量装备了横刀、长刀等武器。北宋军队在面对这些对手时可发挥不了自己的GDP优势,经常被敌人逼近了暴打。北宋的将领尤其惨,按照赵家官人的潜规则,他们不能拥有大量的亲兵作为护卫,在战争中经常被围殴而死。

undefined

也正是因为宋朝大部分骑兵没有近战优势,他们才被自己的敌人多次吃豆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