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谱|请问,你听说过冷钢的四大变态么? |
美国 ColdSteel 冷钢刀具公司,想必也不用过多介绍了吧,这家靠着“卖猪肉发家”的刀具公司,如今在大多数国内刀友心中,其地位甚至高过了其他美国有历史的刀具大厂。较为合理的价格和较高的性价比,以及被刀圈广泛接受的设计。加上四处可见的切猪肉视频。冷钢这家刀具公司,其实早已奠定了国内到友心中,“国民第一进口刀具大牌”的坚实地位。
看过没,我就问你看过没?
其实毫不夸张的说,冷钢作为一家刀具公司兼影视、副食、屠宰公司来说,他们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且不说在国外的刀具爱好者之中的粉丝众多,光是在国内,冷钢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刀具圈子中的一种文化——你可以没玩过刀,但是你肯定知道冷钢!而在冷钢的众多产品线中,除了经典的三美之外,冷钢还有四把神器在江湖上广为流传。他们被国内的刀友们戏称为:大牙签,狗腿折,航海家,斯巴达。而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那便是——冷钢四大变态。
四大变态之一的航海家
那么,今天,我们就将为大家带来一款,四大变态之首,大箭鱼的衍生款,小箭鱼26sp的详细测评。笔者手里的这把26sp,也算是冷钢在国内很出名的折刀了,EDC式审美的流行,四五百块的售价,既古典而又战术的设计,使26sp在国内刀友中的保有量很高。
还是先报一下基本数据(笔者实测);
整刀225mm
刀身105mm
刃材AUS-8A
柄材G10
刀柄内部有钢衬
线锁
带开刀钮,快开鳍,背夹
主轴为内六角螺丝结构
特氟龙刀轴垫片
矛状的穿刺型刀身,单边开刃,刀尖有55mm的假刃
刀背锋利的90度,个人很喜欢,刮打火石一点也不含糊
刚到手,冷钢传统的蓝色小纸盒,风格很美式。刀身表面处理是横向的拉丝处理,看到网上有人说是珠光喷砂,没太看出来。矛状的穿刺型刀身,一条笔直的刀脊贯穿全刀,保证穿刺的刀身强度和刺杀的精确指向性。刀身最宽处不到18mm,这样的刀身宽度虽然减小了穿刺阻力,也决定了该刀在切削功能上的必然缺陷。
这样的锋利度是笔者在修复刀尖之后顺手用定角研磨器打出来的锋利度,能流畅愉快地在纸上削圈圈,刮腿毛也很爽滑。在这里深表歉意,写这篇测评的时候并不是原厂刃,但是我记得原厂刃的锋利度,并不是剃刀锋利等级,但也算是比较锋利了,可以流畅削纸,但是削出来后纸的边缘较为粗糙,并不能画圈圈。这里没有实图,各位看官仅作参考。
合闭刀身基本居中,这就不用多讲了,后面会有吐槽。
刀柄后面有个G10的条条,应该是为了美观,但是有了这个条条之后,清洁刀柄内部会有些不方便,不过确实比空着美观很多。
虽然笔者后期自行打磨过,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原厂的刀身对称度并是特别不完美。
聊一下锁定结构,该刀用的不锈钢钢板弹簧线锁(官方测试可以承受130磅的压力),左边是一把国产刀具的对比图,可以看到26sp的吃锁更深,可靠性会好很多。但是也有一个弊端,线锁其实是个磨损件,这也是为什么高端折刀的线锁连接部分都是可拆卸更换的,每次钢衬锁定,就会把刀根处磨一下,如果吃锁很深的话,一段时间钢衬在锁定时就会直接顶到刀柄另一边的钢衬,那么在解锁收刀的时候就会有卡顿,使用感受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个要吐槽的地方就是,26sp锁定解锁的地方设计了一个菱形凸起的摩擦区,理论上可以让拇指横向把钢衬推回去完成解锁,然而这个摩擦区基本没什么摩擦力,摸起来很圆润,所以只能把拇指立起来,从开刀钮的预留孔里面横向把钢衬锁顶回去,但是习惯之后其实也还蛮方便,并不觉得特别别扭。
说一下主轴垫片,就是图中刀身和钢衬之间白色的东西。本来应该做一个整刀的拆解让各位看官详细看到的,无奈笔者之前拆解过一次做过清洁,这次第二次想拆解发现部分内六角螺丝竟然滑丝了。。。所以深表歉意,大家放大了将就看。话说这个主轴垫片存在的意义就是防止刀身和刀柄(或者刀柄钢衬)直接接触磨损,所以需要一个比两者都要软的,比较耐磨的,摩擦系数较小的垫片作为摩擦件。一般材质有黄铜,特氟龙和陶瓷滚珠结构垫片。总体来说26sp选择特氟龙垫片,基于刀具定位和实用性考虑,都是比较合适的,聊一下开刀方式。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直接从口袋拉出,用快开鳍摩擦口袋角的开刀方式真的非常酷炫,啪的一声瞬间开刀,极具攻击性,非常快速。有人说是学爱默生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开刀方式相似,但是快开鳍(爱默生是快开钩)的整体设计非常巧妙,打开之后形成了一正一反两个小护手,最大限度上用巧妙的设计和现代的审美方式致敬了西西里牙签。顺带讲一下携行方式。
细心的看官可以看到有一颗螺丝掉了,原因是这样的;刚到手的时候背夹很紧,很难用那种酷炫的方式快速开刀,于是手贱的我把螺丝松了松,一来二去,每日携带,就掉了一颗。。。早期的折刀市场并没有考虑隐蔽携行的必要性,所以背夹在刀柄的定位直接在刀柄上,而不是刀柄末端,再加上背夹上闪亮亮的coldsteel钢印,还是很不低调的。关于背夹,这里必须要提到一点的是,背夹最先开始是Spyderco公司的专利设计,于是各大厂商开始效仿,可以说背夹的携行方式很大程度助力了现代EDC观念的发展,但冷钢发现这么一个好的设计的时候,在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之前,主动向Spyderco公司缴纳了本可以不需缴纳的专利使用费,表达了对一项伟大设计的尊重,这一点是很多其他刀具公司做不到的。关于用开刀钮拇指单指开刀的方法,强迫症患者可能有点难受。
可以看出笔者的手指已经用力很大,指甲都压白了,但依旧没有将刀打开。笔者分析原因如下,这种主轴螺丝结构的折刀,主轴的松紧,开刀流畅程度包括合闭时刀身是否居中都是由主轴螺丝的松紧来控制。笔者手中这把,当刀身被调到合闭居中状态时,主轴会非常紧,用开刀钮开刀非常困难,再加上开刀钮距离主轴螺丝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都非常短,根据杠杆原理,力臂越短所需的力越大,最终也就导致了开刀钮开刀的困难。但是如果你不是强迫症,可以接受合闭不居中,那么大可把主轴螺丝稍稍调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非常讲究合闭居中,那么也可以用下面两种方式开刀
先用食指推一下小鳍,刀就会弹出一点
然后再使用开刀钮,力臂长了,所需要的力小了,开刀也就非常巴适了。最后一种开刀方式,就是直接用大拇指推动大鳍。
这种方式开刀之后有个问题,就是持握方向有些别扭。
开刀之后刀刃朝上,或是朝向自己
拿远一点各位看官就看明白了。虽然有点小别扭,但是开刀流畅,如果要从下往上做切割动作,比如割绳索的话,那么这种方式就十分合适。笔者个人认为,冷钢在26sp上面设计了多种开刀方式是非常人性化的,不同的开刀方式对应了开刀之后不同的用途,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这把刀的功能性。
测评还是要上点实测
本来以为像这种开刃角度大,刀身纤细的刀,削feather stick会很不顺手,但其实除了一开始角度把握不太好,吃木头太深以外,习惯之后还是可以削出不错的刨花,顺便测试一下保持性。
削了一些,锋利度基本没有打折扣,这一点让笔者有点惊喜,因为AUS-8A出了名的软,看来冷钢作为一个现代刀具生产大厂,热处理还是很nice的。削完feather stick就想吐槽一下刀柄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了,笔者大概操作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大拇指的关节就已经出现了酸痛,原因是刀柄的弧线并没有贴合作为发力点的手掌鱼际线(也就是掌短肌处),而是处于悬空状态。
可以看到切削握刀的时候,刀柄和手掌鱼际线处有一道大的缝隙,对比一下其它刀柄饱满的实用型刀具
这样就应该很清晰了。
讲真关于刀柄的设计笔者认为有点自己有点吹毛求疵了,因为这把刀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被定义为户外刀具,而是战术风格的城市口袋刀,就这一点笔者认为在这个价位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怎么说呢,如果是喜欢战术风格的EDC刀具,又喜欢西西里牙签的经典设计的朋友,那么这把刀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