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院长黄昌勇寄语新生:我们需要在剧场中苦练,但也别忘走出去感受浓郁的生活
2020-10-11 18:00:15

微信图片_20201011172803.jpg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收到戏文系一位新同学的来信,他说,想知道上戏相比起其他大学的特殊性,与其他大学学习生活不一样的地方;他这样描述,“上戏的生活像天明时分的云翳一样在我的眼前,隐藏在黑暗里却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我很难给同学们一个回答,其实(这个提问)也很难有标准答案,但我想说:我们需要安静地读书,但也一定要抬头看窗外的风景;我们需要在剧场中苦练,但也一定得走出去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是艺术的学习和养成,这兴许是上戏这座艺术院校的特色所在。”

艺术院校迎来开学季,有未来艺术人才摇篮之称的上海戏剧学院也迎来了疫情后的一届新生。10月10日在上戏的新校园里,院长黄昌勇面对833名新同学所作的迎新演讲,生动活泼金句不断,而艺术教育的实质与生活的关系,则成为了寄语的题中要义。

下面是黄昌勇院长讲话的全文:


亲爱的2020级新同学,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欢迎833名新同学加入上戏大家庭;也代表学校向在网上收看直播的新生家长和各界朋友表示感谢!感谢刚才代表新生发言的新同学,感谢校友代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这里与师弟师妹们一起分享当年在上戏读书时的往事和毕业后的感怀。

微信图片_20201011172937.jpg

按照惯例,往年我们都邀请新生家长参加开学典礼,但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只能把家长们“拒之门外”了。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中国的家长太可爱了,每年的新生报到,在各大院校,家长的一路陪护都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今年,在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就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向家长们建议,最好别来,来了也进不了学校大门,但是我看到大部分新生特别是本科新生家长还是来了。我们希望我们的新生,特别是本科新生,从学校不允许家长进校这一刻起,意识到大学生涯的开始,此后的征程都要靠你自己了。

今年我们共有833名新生,本科生550人,硕士生231人,博士生33人,第二学位本科生19人。参加今天开学典礼的还有国际学院留学预科的63名新同学,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今年共有550名本科新生入学,这是上戏本科人数最多的一年。电影电视学院有105位新同学,其他院系都没有超过100人,导演系新生最少,只有9人,这可能是今年全中国大学招生人数最少的专业了。除了汉族,还有11个民族的小伙伴来到上戏,电影电视学院今年有一个内蒙古预科班,我们希望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同学能够为昌林路这个距离市中心最远的校区带来更多的歌声和欢乐。

今年的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艰难。我们大部分新同学是经过线上视频考试成功入选的;戏文系和电影电视学院的四个专业,采用了按照高考分数直接录取的方式,出乎意料的是,报考这几个专业的同学,高考一本分数线以上的人数远远超过招生计划数,也就是说这四个专业录取的全部都是所在省份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同学。这证明了上戏这些年的一贯坚守,我们希望追求艺术的同学不要轻视文化底蕴这个基础;同时,也证明有一大批既有艺术追求、艺术天赋,文化课成绩又非常优秀的同学向往着上戏这座艺术殿堂。

上戏有一个惯例,每年我们都是通过选拔来确定新生发言代表。今年有30多位同学写来了发言稿,我每一篇都认真阅读了。来自武汉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冯佳奇同学写的稿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与我们每一位本科新生一样,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特别是还要在疫情中面对高考,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一天晚上,她望向窗外,黑夜中的武汉亮起了一道穿过阴霾的光——长江二桥上的灯亮起了“武汉加油”“武汉必胜”的字样。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与希望。她说,黑夜亮了,心也亮了!在后来的新闻采访中,人们知道守护着灯光的人并不是武汉人,却仍选择了与这座受难中的城市一起坚守。这也是在这场疫情中最触动她的:武汉,并不孤单,城市和人的命运是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冯佳奇同学被选为上戏2020级新生入学宣誓的领誓者——编者注)

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相信在抗击疫情的历程中,每个人都在与大家共同成长,我们体味到个人与国家共命运,个人与城市同呼吸;体会到强大祖国的无穷力量,不断激荡着我们内心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收到戏文系一位新同学的来信,他说,想知道上戏相比起其他大学的特殊性,与其他大学学习生活不一样的地方;他这样描述,“上戏的生活像天明时分的云翳一样在我的眼前,隐藏在黑暗里却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希望能在上戏的生活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会发现生活美好的人。”

是的,今天我很难给同学们一个回答,其实也很难有标准答案,我想大家选择了上戏并走进了上戏,就是自我意识的实现。听说有位来自广州的新同学,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选拔未能出线,结果以高考的高分赢得了录取通知书。北京同类的学校都可以录取,但她说上戏是梦想,就是“爬也要爬到上戏”。我们感谢同学们对上戏的信任,这种信任也会化为动力,让我们的老师更加增添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去年9月上戏昌林路校区启用,上戏已经形成了四个校区、四个中心的发展大格局。我们说,上戏就像四颗珍珠一样,闪亮在黄浦江的两岸,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靓丽的风景和艺术地标。华山路还是大家的最爱,因为它有着市中心无与伦比的历史积淀和建筑风貌,上戏的一点一滴似乎都集结在这一片静谧的氛围中;虹桥路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所在地,两校两团的融合给同学们带来舞蹈艺术丰富的滋养,无须迈出校园,就能零距离接触世界级的舞蹈家和舞蹈艺术;莲花路校区是中华戏曲艺术教育中心,这里曾经走出无数京昆表演艺术家,学校将在接下来的几年谋划中华戏曲教育中心的新规划;昌林路新校区,寄托着我们新的希望,可以让我们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

一所大学,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有使命也有初心,我们会追问它从何而来。我们不能忘记75年前创校先贤们,在虹口北四川路横浜桥的那一段峥嵘岁月,当年的教学楼和在顶层的剧场至今还默默矗立在那里,每一位上戏人都应该到那里寻访母校当年的踪迹。四个校区、四个中心,戏剧、戏曲、舞蹈、电影、设计、管理,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不要局限于你所在的专业、院系和校区,要到处走动,关注每个校区的学术和艺术交流的信息,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把自己浸润其中,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触类旁通的,你今天的选择很坚定,但也许你听一次大师讲座,看一次高水平演出,选修一门非专业课程,可能就会对自己有新的认知、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前几个月,我陪同著名当代艺术家、舞台美术系校友蔡国强来昌林路校区参观,他对新校区的建筑、空间和环境赞不绝口。他说,希望在上戏的校园里经常有不同的大师级人物走来走去,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目前,学校正在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描画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新蓝图,10月下旬要召开首次教育教学大会,目的就是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学相长,我们也希望新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关心学校的现状和未来。

台湾著名作家蒋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曾游学欧洲,在巴黎遇到一个法国教授,当时他急着毕业,一门心思想要搞好学术,可是这个导师却不急不躁,不但不讲学,反而带他到餐厅里去品红酒,原本急着结束学业的蒋勋,被这位教授带动了,也对红酒有了兴趣。后来蒋勋谈及这位教授就感慨万分,他认为,我们教学生艺术,殊不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品味生活才懂得艺术,才懂得生活之美。

有同学说喜欢上戏,其实我知道他是更喜欢上海,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喜欢的理由。我们生活在上海是幸运的,如果我们把宝贵的大学生活局限于校园,对校园外的生活缺乏感知,无疑是非常可惜的。

微信图片_20201011172844.jpg

就华山路校区来说,我们应该知道学校是什么时候从横浜桥迁到这个地方,佛西楼有哪些故事和历史,新空间凝结了多少文化名人的印痕,红楼为什么叫红楼,一条华山路又有多少风景和风景背后的传奇。华山路朝东,链接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会的梦想;朝西,有我们喜欢的武康路,有那么多经典建筑,有巴金故居,安福路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绝大部分是上戏校友在那里工作。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课余流连忘返的地方。我们要感知这座城市,听这座城市的心跳,我们要了解苏州河和黄浦江,对上海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基因去真切地体会;上海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每年11月有享誉世界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在向着世界电影创制中心迈进,每年6月有华语地区唯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我们要关注更要积极参与。在上海读书,我们至少要去认认真真听一场评弹,看一台沪剧,越剧、京剧、昆曲,世界上各类艺术琳琅满目,都应该成为我们审美最好的接纳。我们最好还到上海周边乡镇走一走,看看上海郊外的样子。因为我们是艺术生,艺术需要生活,需要对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城市的关切。

我们需要安静地读书,但也一定要抬头看窗外的风景;我们需要在剧场中苦练,但也一定得走出去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是蒋勋说的品味,也就是艺术的学习和养成,这也许就是上戏这座艺术院校与一般院校的区别和特色所在吧。

在上戏学习、在上海生活,三年、四年,乃至七年、十年,都是短暂的,有的同学毕业后继续留在这个城市工作、打拼,有的会远离、寻找新的希望,但这一时期,一定会成为记忆中永远值得回顾的一段青春人生。

上戏的光荣和梦想就是不断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艺术人才,上戏的魅力和色泽也是源源不断在历史和未来交汇中、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开拓新未来。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上戏,是一座不断创造传奇的艺术殿堂。我们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会创造属于上戏人的新传奇。

谢谢大家!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