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文博会丨一个基于16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江南文化+互联网”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文化动力
2020-11-20 15:36:48 作者:童薇菁

webwxgetmsgimg (12).jpg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研究——愈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在20日上午举行的“2020长三角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学院世界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昌勇做了主旨发言,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城市文化报告(长三角卷)2018-2019》(以下简称“《报告》”)。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16个长三角城市被我们选做了样本,以世界城市文化指标体系作为参照,形成了包括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生态三大维度的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报告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将作为开放资源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使用,期待产生更多学术含金量的著作诞生,助力长三角城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黄昌勇说。

《报告》显示:长三角整个城市群的文化发展不但领先,文化水平也普遍较高,城市间人均指标差异不大,文化发展共同体雏形显现。城市间文旅产业强势联动,文化生活品味提高与文化参与度提升,成为长三角共同体发展的共性。其中,数字文化新业态,成为长三角城市的独特风景。江南文化品牌数量基数较大,网络成为江南文化品牌传播进而产生影响力的核心载体。

文脉传承是最为内在的精神滋养,以文化之力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背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佳路径。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区域共同的精神家园,以长三角文化共同体建设助推新时代“江南文化”的构建,凝聚区域文化认同,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的文化动力和丰厚的社会资本。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在《江南城市文化品牌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中指出,包含吴越文化、皖南村镇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江南文化构成了长三角传统文脉的主体形态,“没有对长三角城市群高度的文化认同,在现实中就很难走出‘单打独斗’的怪圈。”

同济大学教授王国伟做了题目为《“物”的文化性——江南风物的创意价值》的发言。他认为,江南文化的遗产历史上的“富态”,成为我们今天的“富矿”,江南地区丰富的生活实践,需要通过“物”和商品化的发展,将历史和人文的记忆延续下来。

webwxgetmsgimg (13).jpg

作为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主题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建设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长三角部分城市代表、文化单位负责人、文旅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就建构长三角文化共同体,长三角城市文化一体化高质量、城市文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规划与远景,如何在文化一体化建设中保留并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如何在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实现文化资源互补融通共享发展等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各抒己见,献言献策。

此次论坛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由上海高校智库——上海戏剧学院世界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照片由上海戏剧学院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