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上的这幢大厦上世纪20年代曾聚集了一批国际友人,还成立了马列主义学习小组
2021-09-20 22:27:25

微信图片_20210920221446.jpg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斯诺、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的亲属,向那些曾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深切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出,20世纪上半叶,斯诺、马海德、白求恩、柯棣华、路易·艾黎、爱泼斯坦等一大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

翻开国际友人在中国奋斗史,不难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与宋庆龄是朋友。

微信图片_20210920215203.jpg

当年,这些国际友人和宋庆龄结下了哪些革命友谊?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带大家一起来揭秘。9月18日上午,该研究会还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召开学习习主席复信国际友人亲属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国际友人亲属的精神,交流宋庆龄与国际友人风雨同舟的心路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除了中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还有很多外国友人同情中国人民的遭遇,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毅然决然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国际友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帮助弥足珍贵。”薛潮透露,在上海与宋庆龄相识的一批国际友人,如美国友人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马海德,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等,都长期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今天的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在历史上叫培恩大厦。上世纪20年代曾在此聚集了一批国际友人,成立了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每当中国共产党取得一系列胜利,这些国际友人就会在培恩大厦举着红酒杯庆祝。

微信图片_20210920221421.jpg

1936年,宋庆龄推荐并帮助新闻记者斯诺和医生马海德到陕北。斯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撰写了震惊中外的《红星照耀中国》,是外国人报道中国人民革命的最成功的两部著作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920221507.jpg

留在苏区的马海德,则成为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成为延安的“马大夫”,为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和对外交往与宣传作出了杰出贡献。

继斯诺之后,一批国际友人奔赴延安,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故事。其中就有史沫特莱、海伦·斯诺、斯特朗、中国工合事业创始人路易·艾黎,新闻记者爱泼斯坦、福尔曼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袖从抗日战争时期就与众多国际友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宋庆龄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凝聚了一大批国际友人和进步的外国记者、作家,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宣传工作中,《中国建设》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外文刊物。在当时恶劣的国际形势下,将新中国的正面形象及时传播到世界各国,争取国际上同情、支持与友谊,显得十分重要。

微信图片_20210920215501.jpg

为新中国赢得更多的朋友,这是《中国建设》创办时制定的方针和宗旨。杂志社从成立至宋庆龄逝世(即1952至1981年),先后共有54位外国专家受聘工作于此。他们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果,可以说是最早的“外脑”“外眼”“外笔”。

1990年《中国建设》更名为《今日中国》,至今仍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发行于全球各地,讲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故事。同时通过人文交流,有效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图文综合自上海宋研会、上海友协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卫中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