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查饭店舞厅、雷玛氏避暑公馆……有位西班牙建筑师在上海留下丰厚的建筑遗产
2021-11-20 21:33:24 作者:范昕

WechatIMG1903.jpeg

今年是西班牙建筑师阿贝拉多·拉富恩特在上海逝世90周年。今天,由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发起的一场“城市行走”在沪举办,寻找阿贝拉多·拉富恩特在上海留下的那些建筑遗产,让人们近距离感受西班牙风格建筑文化。

WechatIMG1898.jpeg

1913 年,马德里建筑师拉富恩特自菲律宾来到上海。他在上海的时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多产的阶段——他开展了各种项目,并将西班牙新阿拉伯风格引入中国,改变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面貌。

拉富恩特最杰出并留存至今的建筑作品有:飞星汽车公司、礼查饭店的舞厅、上海犹太会所、雷玛氏避暑公馆、奥斯定教会总部,以及各种住宅楼:雷玛氏公寓等等。

WechatIMG1901.jpeg

尽管当时在上海的西班牙人仅仅是个小团体,但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以他们做的不同的生意类型而闻名。“西班牙”帽子店、“塞维利亚”餐厅、安东尼奥·拉莫拥有的七家影院中的“夏令配克”电影院和“维多利亚”电影院等都是当时的一些地标性建筑。

WechatIMG1896.jpeg

WechatIMG1893.jpeg

飞星汽车公司老照片与今貌

在今天的南京西路702号,能够找到飞星汽车公司旧址。这是上海最早的西班牙折衷-历史主义风格的建筑,建于1915 年。当年它是上海最著名的黄包车、汽车出口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而这家公司正是属于那些年上海两位西班牙百万富翁中的一位,阿尔伯特·科恩。

最让这座建筑与其周围“邻居”不同的,是它的新阿拉伯式圆拱、陶立克式及爱奥尼亚式立柱以及装饰性瓷砖。

WechatIMG1897.jpeg

WechatIMG1894.jpeg

浦江饭店孔雀厅老照片与今貌

位于今浦江饭店/中国证券博物馆内的孔雀厅,是上海唯一一个西班牙人设计的、仍然保存在原建筑内的舞厅。拉富恩特其实还设计过美琪大酒店的舞厅,在当时极为壮观,然而现在已不复存在。

在今天的孔雀厅里,人们还能看到不少仍然保留在内部的原创性元素:波浪形木地板、厅里的大理石壁柱。其假屋顶的半透明玻璃穹顶后来被类似形状的穹顶取代,以达到相同的原始效果。拉富恩特曾在1917年和1923年两次设计建造孔雀厅。

WechatIMG1904.jpeg

WechatIMG1892.jpeg

雷玛氏避暑公馆老照片与今貌

雷玛氏避暑公馆旧址坐落于今天的多伦路250号,日后人称“孔公馆”——孔祥熙曾在此居住。

这是拉富恩特在上海引进的最具代表性的新阿拉伯式西班牙风格建筑作品,建造于1924年。它起初是一座避暑公馆,由格拉纳达人安东尼奥·拉莫委托给他的建筑师朋友设计,希望拉富恩特在上海为他建造一方西班牙天地。拉莫,在中国以“电影之王”为人熟知,他在城市里创立的电影王国包括六家戏院同时他也制作中国电影。

在这个建筑项目中,拉富恩特复刻了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中一些纳斯瑞德柱子,以及许多尖拱及马蹄拱券,都给了这座建筑在城市里独一无二的外观。除此之外,房屋还带有许多阿拉伯式圆顶,内外部的许多装饰通过西班牙花砖完成。

WechatIMG1902.jpeg

作者:范昕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