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电视剧《冰雪之名》创作谈:以冰雪之名礼敬奔腾时代
2022-02-15 08:08:27 作者:梁振华

src=http___wx1.sinaimg.cn_large_0023HfKBly1gyvsff1i3zj61hc0u0who02.jpg&refer=http___wx1.sinaimg.jpg

一段历程,而非一个瞬间

1980年,中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席位后首次参加冬奥会。皑皑雪山、银装素裹的东北大地,人们奔走相告这个讯息。一年半以前,当我在浩如烟海的素材中摸索时,这个瞬间突然撞进了我的脑海,掀起令人振奋的波澜。

创作之初,我和我的编剧搭档开始对中国参与冬奥会的历史进行繁杂的案头工作,走访、论文、书籍、视频……了解愈多,下笔却愈发艰难。随着对素材的深入挖掘,“冬奥会”三个字在我们认知中一点点丰满起来,从一场盛会,变成了一段历史,变成几代数以万计冰雪人百感交集、甘苦与共的跋涉。作为致敬北京冬奥会的剧目,我深感此次创作责重千钧。“冬奥”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千头万绪的素材中,寻找到一个令人心动的支点。于是,就有了本文起始的那一幕,亦是我们故事的起点——1980年的黑河雪山。

把起点定在1980年,不是灵感偶得,而是对“冬奥会”的含义进行慎之重之的考量以后,对这个故事的创作期许:即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写2022北京冬奥的辉煌,更要寻思这辉煌何来?毕竟,从1980年到2022年,42年历程,11届冬奥会,承载着多少梦想,见证了多少坎坷奋进;在冬奥的舞台上,中国健儿的身影一步一步从边缘走向中心,何其坚定,又何其不易和艰辛!

确立了创作起点以后,结构形态是创作面临的又一座高山。四十多年的历史跨度,纷繁散落的素材如同砖块瓦砾,盖出来的是宫殿还是庙宇,选材眼光不同,建构思路不同,效果自然是天差地别。以某个运动员为中心,以某个优势项目为中心,或是以冬奥筹备为中心,无数个方案摆在眼前,但都流于常规或单薄被舍弃。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有过深切感知后,我们深知:中国与“冬奥”的情缘,并非2022北京冬奥可以囊括;这场盛会不是凭空出现的空中楼阁,而是几代冰雪人一砖一瓦垒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沧桑征途的缩影。多经思酌,我们确定了故事的结构方式:大胆采用上下篇的形式,贯穿冰雪运动的红线,以纵深的历史视角,书写中国改革背景下个人命运和家国情怀交织的冬奥历程。

上篇《冰雪情缘》,起始于1980年的雪乡。雪山脚下,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在雪夜里播报着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远赴美国普莱西德湖参加冬奥会的消息。那一刻起,一群在雪乡生长的孩子的心里被播下了一颗梦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上篇写从雪乡深处走来的以严振华、李冰河、唐剑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冰雪人。众多人物中,我们又聚焦于严振华和李冰河这一对双人滑搭档,试图通过这一对主角从事业到感情的双重关系,诠释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里,冰雪运动之于第一代冰雪人既美好又不乏残酷的意义。包括冰雪项目在内的竞技体育,不仅关乎热爱,更是运动员们藉此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这些厚重的附加值,会使他们的奋斗之路不可避免沾有一些孤勇和悲壮的底色——赢到最后的永远是极少数,而无论输赢,也常以放弃许多生命中珍贵的东西为代价。

下篇《冬奥梦想》,穿过几十年的时光,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故事聚焦在了严阳、金莹、唐寒等新一代冰雪人的身上。此时的中国已不同往日,中国冰雪运动亦换了新篇章,故事基调从上篇的深沉质朴转变为热血明快。下篇以短道速滑运动员严阳和金莹为故事主线,有两重原因:其一,在冰雪运动经过长足发展的今天,短道速滑最能代表中国这一代冰雪健儿的竞技水平;其二,短道速滑项目作为一种隐喻,也象征着“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除了故事基调之外,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也跟上篇迥然不同。时代变了,物质丰盛了,精神世界也更富足,年轻一代的“严阳”们可以卸下“严振华”们肩头沉重的包袱。这一代的冰雪健儿,他们的选择褪去了上一辈的沉重色彩,更自在更纯粹,他们的拼搏和纷争——为国家荣誉,也为成就自我的人生价值;为背负的使命,也为心中奔腾的热爱。

一个梦,两代人。以冰雪之名,冬奥的荣誉不只是某一个瞬间,而是一段意义非凡的时代历程。我们希冀在《冰雪之名》的故事中,讲述中国冰雪人从雪乡到城市、再从北京走向世界的坚实足印,以及与此应和的心灵脉动——而这一切,都是过去、现在和将经历的奔腾时代的生动见证。

100215_p14.jpg

我们的奥林匹克

冬奥,不仅是一项体育盛会,也是一次高规格、大范围的社会动员,是一次辐射广远的文化事件。《冰雪之名》除了追求时代纵深,在叙事广度上也进行了有意识地拓延。

参考中国输送冰雪运动员的主要途径,故事描绘了东北——北京的由远及近的地域图谱。故事开篇,就把视角拉到了与冰雪运动有着天然亲缘关系的东北。无论是严义国雪夜冰橇返乡、严振华组织野冰比赛,还是严振华唐剑坠入熊洞遇险……都展示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博弈关系——这种从冰天雪地里迸发出的生命力,正是历代冰雪人的精神内核,也是冬奥精神的题中之义。相应,故事的尾声,严森林回到东北故乡,红红火火办起了冰雪旅游产业。冰雪之魂从雪乡生根,终而反哺雪乡,这既是故事里的多彩人生,同样是我们对现实的美好期许。

人物形象的构筑上,《冰雪之名》采用了群像方式展现两代冰雪人的生命情状。故事以严振华父子的运动生涯为主轴,同时也书写了包括国家队陪练运动员、队医、冬奥媒体记者、奥组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冰鞋厂民族企业家等一系列冬奥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

值得一提的是,下篇故事里,男主角严阳很长一段时间以女队陪练的身份留在训练营训练。事实上,武大靖、李佳军等我们熟知的运动健将的确都曾有过女队陪练的经历,我们从真实运动员的经历中择选、编织,加以艺术处理,最终完成了严阳这个人物的塑造。本剧里还有不少诸如此类的角色,一辈子做教练不负初心的曲教练、把每一位队员身上的伤病烂熟于心的队医叶小小、立志于小众冰雪项目推广的媒体人严忆北……主人公们的每一次全力冲刺背后,都承载着整个中国基础设施的飞速建造、科技产能的大量投入、冰雪产业的全力支持,承载着教练员、建设者、媒体人、志愿者等普通人的奥运梦想。他们因滚烫的冰雪之心和爱国之心聚集,他们的身影也浓缩着值得颂扬的当代中国精神。

《冰雪之名》除了展现我国优势项目短道速滑外,还花了大量笔墨在花样滑冰和跳台滑雪等项目上。我们知道,若聚焦短道速滑项目,自然符合大众对大国体育风采的期待,能满足观众民族自豪的“爽感”。但奥林匹克精神的要义,不仅仅是输赢胜负,也是参与,是分享,是携手共进和相同的愿景。正因如此,我们在创作中坚持了由微观至全景的创作准则:多地域、多项目、多岗位切入,《冰雪之名》要讲的不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而是我们的奥林匹克。

100215_p10.jpg

求实、求准与求真

对于2022年的观众来说,冬奥早已可及可感,它已经悄无声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诠释这样一个题材,容不得创作者的臆想和悬浮,我们务必坚定地选择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时代求实,技术求准,人物求真。

时代求实是故事的基础。《冰雪之名》跨越中国巨变的四十多年历史,从1990年代初严森林毅然下海,到李冰河之父国营工厂的改制和东北下岗潮……笔者致力于回到主人公生活的年代和“现场”,感应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浪潮,体现每个时代人物的精神气质,尽量与故事中人同感同受。

技术求准是冬奥题材电视剧的专业保障。作为一部竞技题材的行业电视剧,专业精准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评判指标。专业运动员和体育顾问从剧作到拍摄阶段的全程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故事里所涉上百场与竞技技术相关的戏份,编剧和策划团队都参考了大量数据资料,并且和体育顾问逐字逐句核对、反复核准,力求让故事更踏实落地,离专业近一点,再近一点。

人物求真,力求让故事充满人文情怀。不同于主人公常有的“主角光环”,本剧的人物命运也并没有刻意追求“圆满”的大结局。每一个人都镶嵌在时代深处,都不是凭空虚设而来,他们是奋斗者、抗争者、追逐者,但未必都是笑到最后、结局完满的“英雄”,他们有真实的爱和痛、欢欣和失落,他们是所处时代冰雪人的命运缩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花滑运动起步不久,上篇严振华、李冰河两位年轻的双人滑选手,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代健儿。我们从2022年回望,明白彼时的中国运动员并没有达到站上国际赛场的水准,他们无法跳出历史的局限,能做的只有无怨无悔奉献自己的青春。对于他们个人而言,这是无奈和失意的,但这就是无数花滑人经历过的真实的青春。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前驱和拓路,才有了今天冰场上更从容、更矫健的这一代冰雪人的身影。以冰雪为名,从严振华、李冰河到严阳、金莹,两代人之间——是生命力量的传递,是精神的传承,同样也是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凝望,是青春与青春之间的感召。

本剧播出之时,恰逢北京冬奥会开幕。中国体育运动前所未有的发展、冰雪健儿一路行来的荣耀与泪水、领奖台上耀眼的中国红,这一切正在尽情绽放。作为这伟大时刻的见证者,以人文的笔触谱写冰雪故事、致敬奥运精神,是创作者的荣幸。“冬奥”的故事到底该是什么样?亿万国人,心中自有无数个答案。笔者与编剧搭档胡雅婷、张贝思,诚惶诚恐,但求尽己所能,绘出冬奥在中国奔腾时代留下的美丽侧影,也希冀《冰雪之名》的故事,为中华、为冬奥、为奥运健儿,献上一曲真诚挚切的颂章。

100215_p9.jpg

作者:梁振华(电视剧《冰雪之名》总编剧)

编辑:范昕

策划:王彦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