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雅颂有风》:这诗歌不仅仅“有味”,更是一往情深的真实 | |
2022-06-29 09:25:14 作者:曹旭 |
《雅颂有风》
林在勇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剑桥大学中国文学史研究唐诗,研究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人,首先研究这些诗人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由此出发,考察他们的诗歌。
林在勇先生初中开始就濡染在人文学术丰厚的华东师大丽娃河畔,学习工作经历从中文到哲学到历史到国际汉学;他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再到哲学系当硕士研究生,又到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年轻时代沉潜经史子集;论著发表涉及文艺理论、文化人类学、语言文字学、中国哲学、古代经济学史、音乐戏剧等诸多领域。可谓出入儒、佛、道,学贯文、史、哲。徐中玉、钱谷融、冯契、王家范等前辈先生,应该都正好给予了他最好的求学经历和精神引领。
他1965年9月生人,那十年从他的少年碾过。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他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以及他的颖悟,他当干部的经历,都和他精细的诗律一样,超过了许多年长于他的人。在上海,乃至全国律诗界,很少有像他这样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的诗人,也很少有像他这样的诗。
简而言之,约有数端:
一曰体式丰富。
集中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应有尽有;有五绝、五律、古绝、古律、七绝、七律、排律、歌行体,有谐趣,还有多种不同的藏头诗,可谓众体皆备,凌云健笔,意态纵横。得四言之简洁,五古之从容,排律之整饬,歌行之雄奇,五律之开合,七绝之精致,七律之跌宕。直写胸臆,或俗或雅,皆涉笔成趣。
二曰捷悟,才高思敏。
林在勇天赋异禀,天生是一个诗人。但他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和高度的驾驭能力,却得益于刘勰《文心雕龙》说的“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这使他能在繁忙的公务间隙,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写出那么格律严整而韵味深长的诗。他的诗歌,具有很大的爆发力和创造力。他从远古的、原始的、原创的力量出发,用《诗经》的四言体,以重章叠字的形式,用典雅洗练的语言,自由奔放地写 “2003上海社科年会首屆青年学者论坛暨学术沙龙序”、“拟泰戈尔假如今生无缘有你”这些内容,让你惊叹不已。譬如《贺〈音乐周报〉创刊四十周年》:“载述载评,诸美斯汇。七日见兮,京华纸贵。四十岁矣,路标经纬。不惑云何,德音之谓。”
这辑诗,我以为都很精彩,很少有人写得出。
“古诗十九首”,原来是汉代的“古诗”,被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文选》选十九首,从此成了带书名号的《古诗十九首》。但林在勇这里的“古诗十九首”,只是借一名而写“自以色列驱车往埃及”、“北欧四国行”、“巴陵往赤壁”、“崂山海边”,内容与《古诗十九首》的美人摘花、赠人,以及长路漫漫的伤感、抑郁等古老的诗歌美学大相径庭。倒是像晚清黄遵宪那些用五古写的《登巴黎铁塔》《伦敦大雾行》《逐客篇》《今别离》,写当时出现的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把传统的离别之情放在新事物中展开,不重复古人,拒绝假古董,而是写出新意境和新况味。集中很多诗,都“声、光、化、电”,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和鲜活的情感体验。
三曰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栉风沐雨,枕流漱石,陶冶情操,是不可缺或的诗人之路。天地之间,万物之奇,可以娱心,可以写意;可以使人忧,使人悲;万里路尽入诗囊。集中除“修齐随录十八首”、“载道入韵十首”、“读书成诵十首”、“听音观剧八首”、“拜白依杜八首”、“学维尊轼八首”与读书有关;其“西行风讴十首”、“江南两浙十七首”、“闽山台海八首”、“岭表留吟八首”、“川渝偶成七首”、“滇黔游踪十首”、“南海潮音六首”、“关外放声八首”,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如“莺歌海盐场鱼肆”、“游内蒙九原秦直道遗址”、“庚子夏日库车往喀什”、“域外漫笔”等,每有所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横溢的机趣,是他足迹的日记。
四曰宋型诗风。
集中四言、五古汉魏诗,戛戛独造;而近体五、七言律绝,近而视之,迫而察之,则倾向于“宋型诗歌美学”,以理趣见长,议论为诗,如七绝《偶感》:“中年役物每劳形,登了前山又不平。吃去八分真气力,值回一点好心情。”五绝《笑己》:“老来如少年,快活入痴颠。天纵皆听我,我行都与天。”有宋人杨万里的风味,也近于禅诗。合观《雅颂有风》,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雅语,有谐语。以其捷悟,才高思敏故也。
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曰:“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别材”“别趣”“读书”“穷理”,永远是学诗者努力的方向。但行政工作毕竟占时间,影响写作,这种情况,诗人自己也认识到,这就是其《陪王师散步归有感》:“一行作吏诗心废,抱憾多年箧未开”吧!
《雅颂有风》,集名来自《诗经》,昭示集中的诗,继承了《诗经》“风” “雅”“颂”的传统。三百零五首,也是个传统。《诗经》三百零五首,已成永恒的经典;明代流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清代乾隆年间无锡人蘅塘退士孙洙编《唐诗三百首》,被吉尼斯纪录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歌选集”。《雅颂有风》选诗三百零五首,或当有此志乎?
>>附:林在勇诗选
四言诗·行当行矣
行当行矣,天地悠悠。
不知不愠,不怨不尤。
方之圆之,山刚水柔。
不党不比,不忮不求。
见所见兮,宇宙吾俦。
不善不为,不远不谋。
乐其乐乎,优哉且游。
不流不住,不死不休。
五古·观海百千里
观海百千里,经年亿万祀。
微之砾变沙,巨者恒如是。
云色有时同,水天难彼此。
月升日落间,随逐相终始。
淼淼玉浮柔,阔深能所止。
滔滔喋不休,浅岸兴滩涘。
又送粒珍来,偶欢踏浪子。
忽而潮歇还,携卷归涯氾。
宇宙一如常,人生有以似。
五律·咏茶
为爱山中气,常将绿叶烹。
三春留以发,百味入其萌。
养志回甘苦,怡神转浊清。
烟云吹散际,手盏一天晴。
七律·龙华怀想
灼灼其华浩气徊,夭夭厥色赤霞来。
音容已上凌烟阁,壮烈常名奠酒台。
谁解温风催泪涌,每逢胜景动心哀。
英灵不捨清明世,化作桃花带血开。
五绝·朝天门外江上行船
仙曲如潮至,嘉陵弄不停。
山城灯有意,投报满江星。
五绝·夜读
风来暑亦怜,心热五千年。
知物先知我,对书如对天。
七绝·四明山
客似云来云作邻,丹山第九洞天真。
人家燕子仙霞里,时止时飞与夕晨。
七绝·夕佳山
翠绿苍青一望收,原无纷杂上心头。
与山分享春颜色,不染红黄不向秋。
七绝·云雷电闪夜
穹帷推攘百顽童,天地开张两画工。
料把浮云当素纸,偏锋劈写几枝红。
七绝·旧居西窗花影
二十年前旧雨痕,双行清泪印今存。
晴光映壁知人意,画出桃花眸子温。
林在勇,人文学者,作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音乐学院书记兼院长;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