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以物质样态记录学者的写作生活——《方山子手稿四种》发布会、原稿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2022-07-14 16:47:07 作者:贾楚楚

微信图片_20220714123845.jpg

《方山子手稿四种》新书发布会于7月13日在北京举行。《方山子手稿四种》影印了方勇教授《庄子学史》《庄子诠评》《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方凤集(辑校)》四部书的手稿,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精装16开本共9册。

以上手稿原件共4000多页,重达30斤,现已由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收藏。该文库收藏了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胡适、余嘉锡、梁簌溟等名家手稿,旨在延续这些手稿的文献与学术价值。方勇的这些手稿完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是其早期治学成果的代表,其中《庄子学史》一书总字数近200万字,获得全国第六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从“全”到“真”,治学生涯的完整体现

发布会上,学苑出版社社长洪文雄首先致欢迎辞,出版社总编战葆红介绍了手稿影印出版的大致情况。方勇则回顾了手稿的撰写过程,总结了这批手稿对于自己的独特含义。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梳理了方勇的治学历程与三位一体的学术体系,表示书稿的出版为华东师大中文系在“作家文献”“批评家文献”之外又开辟了“学者文献”系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双棣认为,方勇手稿出版是继方勇全集出版后的又一件喜讯,更有一种学术的亲切感,同时也充分体现着方勇的治学精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世年教授指出,《方山子全集》体现了方勇学术研究的“全”,而《方山子手稿四种》体现了方勇学术研究的“真”,展示了方勇当时的治学状态,具有重要的写本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雪棠认为,手稿中所蕴含的治学路径值得学者学习揣摩,四部书稿代表着方勇不同的人生阶段,从而以特殊的形式记录了方勇的治学生涯。

技术时代,手稿蕴含的精神价值值得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强调了手稿的学术价值,认为在《方山子手稿四种》中可以看到方勇具体的研究路径,蕴含着丰富的学术研究思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教授指出,方勇在庄子学、诸子学方面有极高的成就,手稿中的修改之迹颇能展示方勇在学术上精进的历程,对相关研究亦有启发性。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表示,这些手稿在方勇的学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本身有着十分宝贵的价值,并呼吁大家在数字时代不应遗弃手翻图书、手写稿件等传统的治学形式。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教授认为,手稿的出版与方勇全集的出版相得益彰,并指出在时代变革中手稿的意义愈发突出,手稿的写作、修正及他人的批阅凝聚了温情,亦体现着作文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若晖认为,方勇是手稿写作的最后一代人,其手稿在文化转型期颇有标志意义,在技术覆盖一切的当代,这批手稿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值得重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冷卫国指出,方勇的手稿因其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特性,价值会愈发突出,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借鉴的范本。

将独一无二化身千万、滋润学林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洪兴教授回顾了方勇学术不断开新的历程,扬州大学文学院贾学鸿教授则归纳了方勇的治学特色,并认为手稿在这方面极具代表性。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中心主任黄燕生研究馆员认为,本次手稿的出版采取彩印形式,十分难得,效果极佳,并高度评价了《手稿》中《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一书的开创性意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研究员罗琳教授回顾了自己与方勇在《子藏》项目中的合作经历,并认为《手稿》的出版让人们对方勇的学术有了更立体直观的认识。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刘乃英研究馆员认为,手稿的出版有极大的学术意义,本是独一无二的手稿由此化身千万、滋润学林。

本次出版方勇的手稿是对其早年治学历程的一次回顾,亦是对手写书稿时代的一次纪念。在计算机已极为普及的当下,几乎不再有学者以手写的形式准备书稿,像方勇这种体量巨大、内容完整的手稿或将成为历史,难以在今后的学界出现。手写书稿虽然可能效率不甚理想,但它保存了作者构思、斟酌的痕迹,以物质样态记录了学者的写作生活,成为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群体之精神面貌的标本,其本身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故而它们的保存与流传亦值得关注。


  作者:贾楚楚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