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哈佛、普华永道……名校名企录取率100%,快来看看这批学生的魅力在哪?
2018-05-08 19:19:06 作者:李晨琰

timg (5).jpg

今年5月,上海纽约大学即将迎来第二届本科生毕业。近300位毕业生即将告别校园,奔赴世界各地,开启人生新篇章。与第一届上纽大的“拓荒者们”不同,这届毕业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过去四年,他们在扎根上海专注学业的基础上,“以世界为课堂”,在丰富的海外学习经历与社会实践中成长为联结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毕业在即,无论是奔赴世界名校继续深造,或是加入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开启职业生涯,上纽大2018届毕业生都将以自己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经验,肩负起社会责任。校长俞立中亦对他们寄予厚望:“我希望上纽大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进名校名企,而是在十年后二十年后,当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站住脚跟后依旧能记起曾经在上纽大接受的教育,留给他们的影响。”

今天,部分优秀毕业生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与中国结缘,成为老外中的“中国通”

如果问起上纽大的外国学生为何选择到此读书,大多数的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们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世界史(全球中国学)专业的美国学生Louis Demetroulakos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我在美国波士顿家里的后院挖出一块瓷器碎片。两年前在上纽大的历史课上,我意识到它可能来自于18世纪末被带入美国的中国瓷器,因为波士顿当时是对华贸易重镇。”高中时修读的中国历史课,让Demetroulakos对拥有深厚文化历史的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他选择到中国深造。

到上纽大后,Demetroulakos的中文老师给他取了个符合气质的中文名字:廖俊。为了提高汉语水平,廖俊一入学就规定自己每天从下午四点起只讲中文,甚至还放弃了假期回国的机会,在上海不同企业中实习使得他的中文日益精进。廖俊将课本中的对话活学活用,与上海出租车司机“嘎三胡”;在特拉维夫海外学习时,和朋友在咖啡馆练习中文对话,将那里营造成一个“中文角”。

767578380.jpg

▲廖俊

对中国本土商业文化的理解以及出色的跨文化意识,让廖俊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本该是2019年毕业的他提前一年毕业,新工作将往返于上海和雅典两座城市。“我期待能用美食和热情拉近中国和希腊这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距离。”在廖俊看来,是上纽大教会了他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上纽大授予我‘跨文化沟通’这柄利剑,让我在全球化的职场中从容不迫,胜券在握。”

89805910.jpg

与廖俊相似,出生于美国的赵艺(Zoe Jordan)亦是一位“中国通”,“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中国问题观察家。”在某中心南亚项目实习时,赵艺是项目组中唯一熟练掌握中文的成员,她主要负责研究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鉴于我的专业背景,项目组的同事经常会询问我有关中国的问题。如果就某一议题有不确定的地方,我会查找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阅读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试图从中国视角来解读这些问题。”赵艺告诉记者,回到上海后,全球中国学专业的她对政治、战略研究以及国际关系的兴趣愈发浓厚。目前已被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录取的她表示,“我正在了解与中国研究相关的研究生项目,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政策分析师或研究人员。”

以世界为课堂,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

每位学生对上纽大的教学理念“以世界为课堂”(“Make the world your major”)都耳熟能详,但他们每个人却都有着自己的解读。

对于荣誉数学专业的李畅而言,这句话的意义体现在上纽大提供的平台、机遇与资源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选择与自己匹配的高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融入多元文化,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见的多了,想的也多了,眼界和价值观自然会发生变化,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李畅告诉记者,在上纽大的学习经历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很小。他曾经前往纽约交换学习一年,除了感受到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繁华与包罗万象,他也渐渐体会到消息的闭塞。李畅发现在纽约许多人对中国的印象依旧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于是他力所能及地参加海外学习分享交流会,以自身经历向他们讲述中国的变化。渐渐地,纽约的伙伴们也了解到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867754092.jpg

▲李畅(左四)

“上海纽约大学给了我们从零开始创建新事物的机会,”金融学(金融方向)专业的叶霖如是总结她在上纽大的四年。“如果当初没来上纽大,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享受从无到有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了。”

1600928505.jpg

▲叶霖

在上纽大就读期间,叶霖发掘了自己对创意编码的热情。“如果说金融学塑造了我的理性思维,让我的逻辑更加缜密;交互媒体艺术则开发了我的创意思维,让我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每堂课上,我都能学到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用于作品的创作。”

如今叶霖一直在为成为世界公民而努力着,“我希望能够理解世界、探索世界以及为世界做贡献。”叶霖最爱的便是去挖掘身边人的故事,“理解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去理解身边的人,理解每一个人的个体价值与他们背后的文化、身上的符号。”

1862749086.jpg

对此,俞立中很是赞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籍却都能成为世界公民,这也与上纽大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人才。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去努力诠释中国文化,对于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也至关重要。”

作者:李晨琰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教科卫报道中心审核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