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颙追忆徐中玉:“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涌现,和徐先生倡导的评价指挥棒改革有关 | |
2019-06-25 13:50:27 作者:樊丽萍 |
文学界泰斗、《大学语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今天凌晨3点35分去世,享年105岁。消息传来,学界陷入一片哀思。
1978年至1984年,徐中玉担任了两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在他的任上,系里涌现出了全国知名的“华东师大作家群”。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等一批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在文坛崭露头角。
与之相关,有件事情经常被后学提及。当时出任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宣布了一条直到如今看来都十分“前卫”的规定:在创作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
“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当时在学校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冬》,大约10万字。”今天上午,听闻徐中玉去世的消息,孙颙陷入了哀思,先生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他讲述了一件埋在记忆深处的温馨小事。
▲图为孙颙的小说《冬》。
恢复高考后,孙颙于1977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次年,正在当实习教师的孙颙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契机。当时已经写完小说《冬》的初稿的孙颙,偶然听到一个消息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韦君宜和屠岸两位领导到了上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给出版社投了稿。“大概过了一个月,出版社回复了,不仅充分肯定了我的稿子,还邀请我参加197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长篇小说创作会议。”心情异常激动的孙颙马上给华东师大中文系写了请假信、希望去北京参会。不过,系里最初给的答复让孙颙有些沮丧,大意是希望年轻人还是在学校安心读书为好。“可以说,当时系里的风气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因为改革开放还刚刚开始。”但大约一周后,这件事情就迎来了转机:系里的态度完全转变了,鼓励孙颙去北京参加座谈会。
“这次会议对我个人后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这次会上,我认识了王蒙、陆文夫等前辈。”时隔多年后,孙颙才从一位中文系老师那里知道,当时系里的态度之所以会发生转变,是因为两位老先生“说了话”,其中一位就是徐中玉。
“徐先生总是默默地提携青年后辈,他做了很多好事情,但当着我们的面从来也不说。”孙颙感慨道,中文系允许学生用优秀的文学创作代替毕业论文,用今天的话来说,实际上就是启动了评价“指挥棒”改革。在徐中玉的鼓励下,一批青年人在宽松的文化环境下,有了自由创作的动力。当时,同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就读的作家赵丽宏的毕业论文,就是一本诗集。
“徐先生记性极好,直到他90多岁时,我去看望他,他不仅要关心地问我的工作,另一个必问的问题就是我的创作进展如何。”孙颙说。
作者:樊丽萍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