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不仅要学习芬兰,中国基础教育传统不能丢!专家:是时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了!
2019-09-08 19:48:45 作者:姜澎

timg (1).jpeg

“70年前,我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34年前第七次课程改革时,国外专家来中国交流,他们对中国教育的看法是,中国教育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的软实力。”

“我在和德国教育学家本纳交流时,他对中国教育最中肯的建议就是我们的教育学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

今天,“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尚荣在和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对话时,两位年龄相差近30岁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经过70年的教育实践,中国是时候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学了,而且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应该根植于中国文化,并最终形成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派。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迫在眉睫

就在两天前大夏论坛的一个教育学年会上,有德国知名教授在会上提问中国学者:“为什么中国同行的演讲,总是解读杜威的教育事业、赫尔博斯的教育思想。为什么不能讲讲你们中国的孔子、庄子,讲讲你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教育和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研究者。”

今天,李政涛谈起他所经历的这个场景,说:“当时,他的问题让我感受到,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的紧迫性。”

在今天的对话中,李政涛还讲了两个故事。多年前他邀请国外知名教授一起探讨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时,对方直言:“你们的教育改革不要总是向美国、向芬兰学习,学着、学着就把你们中国基础教育的国宝给丢了。”

在对方眼里,中国的基础教育值得学习的经验至少有八条,其中两条就是后来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值得推广的中国教师教研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六年前,李政涛和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德国教授本纳访谈时,本纳向他建议,中国正处在转型过程中,转型之路要靠自己探索,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中国才能自己走出属于中国的转型之路,创造属于中国教育学的转型之路。

同样,正参加进行中的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尚荣,在1985年就参加了第七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成员,他还主持了地方课程改革指南,而在第七次课程改革时,他与美国教育学界的学者交流时,对方就说:“中国的课程有中国自己的软实力,应该总结、研究再发展。”


22.pic_hd_meitu_3.jpg

新中国70年的成功实践,应该形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理论

在成尚荣眼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就有我们的教育观、学习观、教师发展观。

他说:“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是谈我们的教育观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探讨合作学习的学习观,孔子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是说明教师作为教育者,也应该是学习者,应该终身学习,终生发展。”

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李政涛看来,一切的教育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教育理论同样也应该来源于教育实践,他说:“历经70年的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理论应该回归这些教育实践,尊重这些产生了诸多重要教育思想的实践,并且使之能够形成我们中国的教育学。”

事实上,不久前去世的李吉林先生,她就以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创设了情境教学法,并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出版社引进,让世界教育学平台上,也有了中国声音。

“像这样的教育实践,中国还有很多。”成尚荣自己曾经的经历更是说明,中国的教育学应该来自中国实践。他讲述了自己70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该上小学一年级的他,因为家庭贫困拿不出学费。但是他的母校南通的一所师范附小免除了他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费。他说:“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家为了让大多数人受到更好教育的伟大实践。而其后,出现了现在的义务教育。”

知名的教育家于漪在病房中也发来视频,参与了讨论。她说,刚刚解放时,全国80%是文盲,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教育界从学前教育到博士生教育到博士后,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七十年可说是人间奇迹。但是她至今都常常反思,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让一代代教师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授课,这是中国特色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作者:姜澎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