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热词金句都怎么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线课堂思政“魔方”持续升阶
2020-03-20 09:59:15 作者:钱俊妮 储舒婷

上外松江.jpg

上外松江校区。(以下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供图)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些经典名句该怎么翻译?“武汉不会是一座孤岛”,这句话中可能隐含了怎样的中外文学意涵?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二年级翻译专业的师生在《汉英翻译》的网课上展开了热烈讨论。

战疫热词进课堂,用专业所长为国家服务

不少如“疫情无国界,人间有真情”“不获全胜決不轻言成功”等时政金句成为师生讨论的焦点。该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肖维青表示,将时下的金句热词加入到课堂中,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关心时事,了解社会热点,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透彻掌握,更重要的是,鼓励大家今后能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国家服务。

网课.jpg

《汉英翻译》网课截图

在一堂二年级的英语精读网课上,教师侯靖靖选择了不少跟疫情相关的官方表达融入作业,并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巩固,开学初,她还邀请班上武汉同学用英文介绍自己和家乡近况,师生相互勉励早日迎来面对面上课的日子。

对于这种将社会大课堂融入思政小课堂的教学方式,二年级谭婳同学感触颇深,“老师常常鼓励我们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在精读课堂上,我们不仅能通过中外对比,在古文翻译练习中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增进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自豪感,还会广泛讨论比如历史建筑保护、种族歧视、英国脱欧等问题等,极大地培养了我们的全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无论是日语语音学课程上录制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微课视频等举措,还是波斯语等专业师生翻译制作“防疫汉外翻译词汇表”、协助传播防疫科普知识,或是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各语言课程融入的抗疫素材,还是新闻传播学院组织的抗疫一线记者线上直播分享;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将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教学,在上外各院系获得了积极践行,一线教师们关注社会热点,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正是上外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的探索。

日语 微课.jpg

《日语语音学》课程中的系列微课视频

从3月2日开展在线教学至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已面向中外本科生开设线上课程1545门次、面向研究生开设404门次,进行在线教学教师811位(含外籍教师44人),参加在线学习的选课学生总数达48800人次。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思政引领融入教学和抗疫工作,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们不仅言传,更重身教——不仅在课程中加入疫情相关素材的翻译教学,更有为数众多的教师,身先士卒、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和翻译审校等工作。

在师生相互感染促进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志愿翻译服务国内外抗疫工作、制作视频进行国际传播、参加各地方各社区志愿工作,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9年底,上外正式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2.0计划。如果说课程是“点”,“课程链”是“线”,“课程体系”是“面”, 那么课程思政体系如同一个包罗万象、变化万千的“大魔方”。

无论是在翻译课、精读课等专业课上,还是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上外学子们得益于这一变幻无穷的“魔方”,在“眼界开阔”的乐趣中增进着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疫情当下 思政“魔方”持续升阶

目前,上外在线教学已顺利完成近三周的教学任务,运行情况良好。教师使用校内三大教学平台Blackboard、课程中心、eLearning上已建教学资源,选用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的慕课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并通过多种直播辅助平台,采用直播、录播、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在上外,师生们对在线教学都不陌生。

2013年起,上外就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引进了优质视频课程,迄今已有6127名学生通过在线修读视频课程获得学分。

2019年,上外在国内外知名慕课平台推出了30余门慕课课程,全球范围内选课人数超35万。在线听译,通过系统提交语音等多媒体作业对很多上外师生来说是“基本操作”。

这些经验,为突如其来的在线教学储备了充足的“弹药”,也让上外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和运行管理的经验。

慕课.jpg

2019年上外在国内外知名慕课平台推出30余门慕课课程。

语料库.jpg

此外,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也为这一思政“魔方”提供了丰富的升阶储备——上外语料库研究院于3月18日起免费开放的语料库检索与应用平台,将陆续开放“中央政治文献汉英平行语料”“中国外交话语语料库”“国外外交话语语料库”“记者招待会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等多个语料库。

近年来,上外以“课程链”和多语种团队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向纵深发展。学校不仅积极探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等内容进外语教学课堂和教材的模式,同时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发挥多门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形成大学四年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一脉相承”,致力于培养出能够服务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与方案的特色外语人才。


作者:钱俊妮 储舒婷 图 | 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供图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