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真正的“聪明药”,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
2021-09-03 08:06:15 作者:黎涌明

80903_p6.jpg

■体育运动给孩子健康的体魄,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体育运动需要孩子们的坚持不懈,灵活学习、团队合作、崇尚荣誉和遵守规则,这些都让他们受益一生

■比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儿童持之以恒地动起来

■体育运动能加深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孩子的体育运动需要兴趣驱动,而不应是家长为满足自身对某些运动的向往,或是对体育考试的应付

如果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但是心灵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影响,潜能得到了发挥,那体育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教育。

体育可以给予孩子健康的体魄,强壮的力量,教人奋勇拼搏,也教人公平竞争;教人敢于争先,也教人团结协作;教人享受胜利,也教人接受失败。更重要的是,体育可以加深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形成更完整的人格。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是给他们最好的生命教育。

今年暑假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展现的拼搏、自信、阳光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热血沸腾,也让少年儿童的体育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让青少年儿童爱上运动,首先需要让他们“站”起来和“动”起来,变得更阳光起来。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更团结”,在正确育儿理念的指导下,传授体育运动的技能,培养他们运动的习惯,而不是让越来越繁重的文化学习挤占孩子的体育运动时间。

运动场是孩子们的“微观人生”

很多家长还在忙于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为孩子的成绩而焦虑,但是,他们都忽视了:每天规律的运动才是孩子的“聪明药”。运动可以大幅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思考认知能力。

更重要的是,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吃得更多、睡得更好、长得更高、增强抵抗力,还能让孩子更聪明,帮助孩子塑造更完整的人格。

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习惯对孩子来说,除了能“苦其心志”,运动过程中的“重复”更是一种磨练——为了把一个动作做好,他们可能需要一遍遍地重复枯燥的训练。能经得住这种枯燥的孩子,将来进入职场,可能会更淡定、更踏实。

小小的运动场,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微观的人生。体育比赛让他们明白,并不是努力就能获得好成绩,也不是每一场比赛都会有绝对的“公平”。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的新生中,近80%的学生都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训练经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教育政策,以保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不公平?如何给自己树立目标并意志坚定地去实现它?体育运动,考验的是孩子们的坚持不懈、灵活学习、团队合作、崇尚荣誉和遵守规则等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素质。体育运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体会这些生活中的大道理,提升自我的抗挫折能力,也能教他们学会与人相处之道,让他们用更积极的方式,面对自己的人生。

80903_p21.jpg

动起来,比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更重要

当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身体活动的机会变少,人类的运动基因由于日趋静态的生活方式而难以尽情表达之时,肥胖和慢性疾病日益普遍,而人类“雄性”特征也面临消退。以往成年人中多发的健康问题如今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也越来越普遍——肥胖、肌肉无力、近视、体态不良和心理问题成为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五大威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运动。

我常常被焦虑的家长问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究竟选择哪种运动最好。各种微信公众号也热衷于推荐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儿童的运动项目。但是,我想说,只要动起来就好,至于哪种运动项目并没有家长想的那么重要。

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运动能让孩子好好吃饭;有的家长希望运动可以“消耗掉”孩子的精力,晚上早点睡;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运动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少生病;有的父母希望通过运动能够改善孩子不善交际、内向的性格,当然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运动健将。

但是,比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让青少年儿童能持之以恒地动起来。

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也是当今众多国际和国家级指南中的主要建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周至少需要保持平均6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且每周至少需要包括3次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更长时间的身体活动将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加拿大2016年发布的指南还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周的屏幕暴露时间不要长于2小时,每天的睡眠时长为9至11小时(5至13岁)或8到10小时(14至17岁)。

身体活动可以根据活动方式、活动目的、活动强度、活动地点等分为不同类型,它既包括有目的的体育锻炼,也包括无明确目的的个人玩耍;既包括室内体育活动,也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既包括学校体育课内组织的体育活动,也包括社会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

家长可根据周边体育设施和服务,以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在早期进行多个运动项目的尝试,旨在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让孩子能够有规律地动起来,达到和超过有益身心健康的身体活动量。当然,家长需要避免体育运动可能带来的损伤风险,例如肥胖或超重的青少年儿童需要减少或避免跑步类的运动项目。

仅以“比赛成绩”为目的,运动就不再是运动

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需要关注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等相关影响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重要因素。青少年儿童一般对应为5岁到17岁的人群,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很大。

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和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即便父母只有一方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也比父母双方都不参与体育运动要好。父母自己必须要有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并且掌握基础的健康和运动知识,具备陪伴子女运动的时间并注重陪伴子女运动的质量,同时还要引导子女参与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监督子女日常的身体姿态和饮食行为。

当然,也不能忽视同伴和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在体育运动方面,青少年儿童可以做的是积极参与和培养兴趣。伴随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儿童需要掌握一门或多门体育运动的技能,内化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学校是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

自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小学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并鼓励初中、高中逐步增加课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内体育锻炼时间。此外,也将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适量活动和放松。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应尽可能挖掘和拓展体育场地设施,有需要时可与体育专业组织和俱乐部合作积极开展校园体育社团、体育竞赛和体育晚托,用各种方法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

家庭和学校之外,是社会化的青少年体育运动空间。我们期盼在“15分钟生活圈”内,见到更多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服务的体育场所和相关服务机构。当然,这也需要培养大量掌握青少年儿童发育规律和心理特征的体育专业人才。

从国家制定政策的层面来看,未来体育领域、教育领域以及社会力量之间如何实现各自优质资源的整合,以解决体育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仍有待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此外,鉴于体育明星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建议相关部门可加强和落实知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赴学校、社区和社会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推广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尽管众多研究支撑体育运动有益于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但这些研究大都为横断面研究,纵向跟踪类和干预类研究较少,这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研究证据的等级。尽管如此,涉及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多方如果能够“更团结”,共同行动,那么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将更快实现。

毫无疑问,体育运动能够给孩子以健康体魄,塑造孩子完整人格,但最重要的,是能够加深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因此,家长应该以孩子真正的兴趣为首要目标,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某些运动的向往,或者纯粹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让孩子加入其中。如果家长仅以“比赛成绩”作为孩子运动的第一目的,运动就不再是运动,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培养出的,可能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机器”。



  作者: 黎涌明(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图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