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初版,田汉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一批珍贵展品亮相华东师大新校史馆
2021-10-08 18:34:04 作者:吴金娇

新图1_副本.jpg

大夏大学校友郭大力翻译的中文全译本《资本论》的首个版本,田汉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光华大学为感谢校董捐地助学树立的昭德碑,毛泽东主席批注冯契先生的《怎样认识世界》一书,陈吉余院士为浦东机场建设向上海市政府的建议手稿,戴家祥先生《金文大字典》手稿......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今天(10月8日),修缮一新的校史馆重新亮相开馆。上述珍贵的展品在新校史馆悉数亮相,其中有不少首次公开。

微信图片_20211008175222.jpg

新校史馆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占地400多平方米。新馆通过图文、视频、实物、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景式展现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年和办学142年来的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新校史馆在展陈方式和展陈内容上都推陈出新。在展陈空间上,校史展览实施“1+1方案”,即校史在校史馆展陈,人物在群贤堂展示。

校史馆是大学校园独特的文化空间,是大学历史发展的缩影和写照。华东师大校史馆坐落于中山北路校区历史最悠久的老建筑区,与建于1930年的群贤堂、大草坪和1946年的思群堂组成有机整体,构成华东师大校史风貌区。为迎接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进一步传承师大精神,两年前,华东师大决定重建校史馆,对校史馆和群贤堂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将群贤堂作为校史馆的有机延伸。

校方介绍,这座历时一年多精心打造的新校史馆是学校致敬先贤大师、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校史馆对外开放为契机,继续把校史资源利用好、把文化传统发扬好、把大学精神传承好。

华东师大原党委书记、111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施平为校史馆题写馆名,并通过云揭幕的方式,和在开馆仪式现场的原校党委书记张济顺、童世骏,原校长张瑞琨、王建磐、俞立中,以及现任校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共同为新校史馆揭幕。

书记校长开启新校史馆大门_副本.jpg

一起来看新校史馆部分展览亮点:

郭大力首个中文全译本《资本论》初版

新校史馆在大夏大学实物部分,重点展示了校友郭大力所译首个中文全译本《资本论》初版。1938年,在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校友郭大力历经数年的艰辛努力下,《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问世。

郭大力首个中文全译本《资本论》初版_副本.jpg

《资本论》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使马克思的这部伟大著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大夏大学期间,郭大力主修哲学并认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尤其受哲学家李石岑老师的影响下,郭大力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尝试翻译《资本论》。第一次国内革命的失败,更是让郭大力深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并决心要将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完整地译介给中国人民。

郭大力_副本.jpg

郭大力翻译《资本论》的过程虽然充满艰辛和苦难——既有国民党当局的压制,也有居无定所、贫困和疾病的折磨,还有译稿在日寇炮火中被焚毁的灾祸,但他排除万难完成了翻译工作。1938年8月至9月,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巨著终于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捐地办学:光华大学《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

华东师大新校史馆在光华大学实物部分,重点展示了《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

这块碑石是华东师大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校史石碑文物。

此碑为华东师大前身光华大学在建校五周年之际,即1930年6月3日校庆日竖立的纪念亭和纪念碑,系为表彰外交家王省三夫妇捐赠沪西家族田地为校地而立,以表垂之久远。

微信图片_20211008172914_副本.jpg

碑高153cm,宽66cm,厚11cm;碑身文字由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钱锺书之父钱基博撰写,童斐(字伯章)书写并篆额。碑刻整体完整,仅少量文字漫漶不清;该碑原竖立在光华大学大西路校园(今东华大学)内的碑亭内。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光华大学遭遇日军毁灭性轰炸,碑亭、碑座以及校园建筑被炸,石碑也由此下落不明。2019年5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校友郭廷芳、张束夫妇向学校捐赠此碑。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