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对上海城市研究热度已超纽约伦敦!学者:新时代海派文化需要有新内涵
2021-10-23 18:59:15 作者:姜澎

201208140307121.jpg

城市是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的集聚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聚焦上海的城市文化发展,就需要通过研究上海在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发动机作用,对新时代上海文化进行系统性、集成性、综合性的研究。

10月22日下午,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聚焦新时代为上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所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共同研讨如何发掘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

海派文化曾发生过四次争论,现代海派文化理应有新的内涵

“讨论海派文化问题,必然涉及到广与狭、名与实、新与旧等问题,也必然涉及到时代特点问题。关于广义海派和狭义海派的问题,自海派文化在近代形成以来,出现过四次争论。” 中国城市研究会会长熊月之教授梳理了四次海派文化争论,认为新时代的海派文化理应有新的内涵。

熊月之.jpg

他认为,四次争论分别为第一次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是京剧界围绕着海派京剧展开的讨论。第二次是1933年到1934年,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北京文化人对包括左翼作家在内的上海文化人的批评所引发的相互辩驳。

第三次是1947年至1948年, 进步学者夏康农和杨晦等,发表数篇文章,积极评价海派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价值和地位,认为正是上海城市与海派文化代表了近代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

第四次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八十年代中后期,上海讨论城市发展战略,思想文化界相应地讨论上海文化发展问题,引发了对于海派文化持续数年的讨论。

他认为,就名与实而言,现代海派文化之实,要远远大于美术界、戏剧界、文学界当时所讨论的具体的“海派”范围,理所应当地包括当时上海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应当包括当时上海的商业文化、市民文化、革命文化、左翼文化、红色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等在内。

至于新旧海派,则没有必要硬性区别,因为近代海派文化,蕴涵着当下的海派文化的基因。当下的海派文化,是近代海派文化的延伸、发展与升华。

熊月之进一步强调,针对新时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点,可以在城市精神与城市特点之外,再强调另外三点,即担当、精细与精致,“强调担当意识,意在突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突出先行者、领头羊的角色,努力为国家解决西方在核心技术上‘卡脖子’问题,也与近代上海建党精神相呼应,与红色文化相呼应;强调精细,突出上海城市管理之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抗击新冠肺炎成就显著,这些都是精细的表现;强调精致,意在突显上海环境优美,生活有品质,社区有温度,建筑可阅读,宜居、宜业、宜游。”

海派文化的生命力源自包容性,但是更离不开上海的本土文化

“海派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海纳百川,但是更离不开本土文化,研究海派文化,今后更要加强本土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从海派文化的多元性、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以及海派文化的两种传统等三个纬度对海派文化展开解读。

陈思和.jpg

谈及海派文化的多元性,陈思和说,海派文化具有中西杂糅、国际视野以及五湖四海等多元属性。正是这种主客中西的不断交汇融合,为海派文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至于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他认为尽管传统上海本土文化的痕迹在海派文化中已日趋消减,但其影响力仍深刻地留存在上海周边的地区。而这种文化构成了勾连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重要一环。

陈思和呼吁,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应重视对传统上海本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而且,近代上海所形成的生产现代性和消费现代性共同形塑了海派文化的两种传统,一种是市民文化,一种就是工人阶级,对两者的研究不可偏废。

海外关于上海文化的研究甚至超过了对纽约、伦敦等西方大城市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主持专题发言环节。其中,法国马赛大学东亚系安克强教授、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卢汉超教授、澳门大学王笛教授通过视频发表讲演。

法国马赛大学东亚系安克强教授回顾了自己研究上海的缘起和历程,强调将上海视为各文化交融之所在,“海派文化”要以上海作为研究社会史的基础,但要避免仅仅聚焦某些点的单层次研究。他说:“上海研究已经成为了专门的研究领域,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都对这座城市的研究充满热情,这在中国城市研究中也许是独一无二的,上海师范大学筹建中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卢汉超教授认为,“海派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习惯上只将上海称为“大上海”。上海始终保存着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心态,积极地与海内外商人进行贸易、交往,这在封闭的晚清社会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他说,海外关于上海文化的研究日益兴旺,甚至超过了对纽约、伦敦等西方大城市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现在已经可以设置“上海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研究者更有责任和条件将海派文化的研究更推上一层楼。

澳门大学王笛教授称,对于中国的城市研究,上海是重要的参照系。对上海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商业化和全球化,提供了许多样本,为我们了解中国、中国城市、中国现当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此同时,海派文化的复杂性和经济、人口、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多元模式又使得研究难度很大,亟需一个平台统筹各方面的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认为,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孕育于江南文化,形成于中外文化的交融,在上海城市发展中不断演进升华,并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溶合共进。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可以诠释为:国际都市的开放性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自律守信的契约精神、包容务实的处世之道。如今,海派文化已融入城市的肌理、市民的骨髓。上海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其在海纳百川的基础上,一直在追求卓越,因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也与其始终不渝地坚持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密切相关。

苏智良.jpg

据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正在筹建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目标打造本市拥有大型数据库、学术刊物、高端峰会、论坛讲坛、高端智库、信息发布功能的城市文化研究品牌,为“提升文化建设品味,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作为高校应有的贡献。

未来,上海师范大学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筹)将围绕四大研究领域开展工作,一是新时代城市问题研究,聚焦城市理论研究、开展跨学科研究,开展城市实践研究、城市文化追根溯源研究。第二是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包括开展海派文化的资源、历史追溯和精神意蕴的研究。三是新时代文旅结合研究,特别是如何使旅游成为更好的文化内容解释和阐释的载体以及开展新时代海派文化旅游消费研究,并结合欧盟H2020智慧数字文旅与乡村振兴研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此外,还会涉及新时代海派文化人地关系、海外上海研究以及海派文化和海洋史相互结合的研究。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心还将强化数据库和平台的建设,最终形成提供文献和数据服务的“海派文化研究数据服务平台”, 建设“海派文化数字记忆”专题网站,以方志史料、游记文学以及其他互联网数据为语料,融合多源古今文本数据,构建海派文化知识图谱,形成对海派文化研究数据库的有效补充,最终为用户提供“海派文化研究学术搜索引擎”。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参加活动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主持开幕式。



  作者:姜澎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本报资料图片及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