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抗疫进行时:这些瞬间让人破防! | |
2022-03-16 14:47:23 作者:吴金娇 |
近日,沪上多所高校相继进入准封闭管理模式。
期间,校园里发生了太多的暖心故事,迸发出太多令人破防的瞬间——
许多教师第一时间成为志愿者服务学生,不辞辛苦连轴转;
许多医护人员从白天奋战到黑夜,手套里、衣服里早已被汗水浸湿;
许多学生主动穿上志愿者马甲,成为校园里一抹最亮丽的颜色......
同心战疫
我们在一起迎接
最暖的春日!
【瞬间1】
“爱是我为你主动撑起的一把伞”
在同济大学核酸检测现场
由于阳光直射太强
扫码机器识别二维码缓慢
志愿者们给医护人员撑起了伞
团结互助,确保流程
一遇到扫不出来的时候
护士小姐姐
不停地说“对不起”
【瞬间2】
“你先休息,我在站岗,放心”
在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
同济大学各校区所在地区疾控
和附属医院等协力支持
派员进校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申请出战”
四面八方、紧急支援
做校园疫情防控的守护者
他们义不容辞
这是志愿者们
给封闭在宿舍楼的学生们
送饭、倒完垃圾后
靠在楼道里歇一歇的监控照片
旁边的志愿者说:
你先休息,我在站岗,放心
略显佝偻的身躯令人动容
他们说:
早中饭都没来得及吃
一会休息好准备提前点吃口晚饭
一名护士因连续高强度工作
在操场晕倒
醒来后的一句话让人动容
“真是不好意思,
我是不是耽误大家进度了,
别管我了,
我趴一下就好了!”
从白天到晚上,从深夜到天亮
医护人员连续作战
手套里、衣服里早已被汗水浸湿
学生们在致谢的同时
也都迅速成长
拥有了珍贵的共情能力
【瞬间3】
“我们是教师,也是守护者!”
在上海交通大学全员核酸期间,全体教师上阵成为志愿者。
有的志愿者老师已经连续三天承包菁菁堂核检现场志愿服务、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这些身上贴着“我们既是你的老师,也是你的守护者”的支援老师被称为校园里“最美最强最给力志愿者团队”!
【瞬间4】
“我在春天等你”
日前,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一张
“我在春天等你”的照片刷屏了!
这张照片记录于邯郸校区开展常态化防护性核酸检测工作的时刻!
画面中的主角并没有露脸,
而是正在穿起防护服,
防护服内是一件T恤,
正巧露出T恤后背“我在春天等你”字样。
这张照片刷屏的背后,
是一群00后医学生志愿者
走上疫情防控第一线、
彰显责任和担当的最好印证。
他们说:
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也是我们从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身份转换的开始。这座城市和学校需要我们之时,尽一份绵薄之力,荣幸之至。新的春天已经来了,相信我们也会一起迎来战疫的春天!
【瞬间5】
“蓝马甲”成为华师大校园最亮眼的风景之一
华东师大闭环管理以来,校团委志愿服务中心迅速启动志愿服务方案,30分钟后,第一批41名志愿者迅速上岗。经需求配岗,志愿者协助进行核酸检测、食堂秩序引导、物资运送等志愿服务活动。
截至15日,华东师大共招募志愿者384人。
其中,普陀校区志愿者176人,闵行校区志愿者208人。这些青春力量主要由校团委各部门、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团工委及志愿者总队学生骨干组成。
每一个师大人都很配合防疫工作,有信心共同打赢这场战役。光华书院2019级物理专业危一凡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和食堂宣传志愿服务,“疫情只能暂时让校园‘慢’下来,却不能阻隔爱的传递。作为党员,关键时候我应当挺身而出。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定会很快散去,春天必将来临!”
【瞬间6】
校长成为“食堂打包实习员工”
“他们是师长,也是战友”
按下“暂停键”的校园里,最急迫的是几千名学生的吃饭和送餐问题。3月14日,华东政法大学闭环管理的第五天,朋友圈里数张刷屏的照片令人泪目。
其中一张学生偶然拍下的照片里,是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教授。当他出现在食堂的饭菜打包现场,戴上口罩、穿上一次性防护服,看起来与任何一名教师志愿者没有什么区别。
有学生开玩笑称,校长熟练地当起一名“食堂打包实习员工”,甚至讲在传授“刑事速送(诉讼)饭学”。
还有一位学生发朋友圈记录自己的感受:“很早就等来了早饭和中饭,吃得很饱。看到老师们冲在一线为我们打饭,真的泪目了。在老师们眼中,我们永远是第一位的。”
【瞬间7】
“再短的时间、再突然的任务,我们都能扛得住、办得好!”
红马甲、蓝马甲
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社区内
总能看到穿梭在各楼间的忙碌身影
据校团委统计
截至3月14日,
已有976名志愿者积极投入
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
服务总时长约2327小时
上岗总人次超过1000人次
@金融管理学院张洛源:“我认为,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是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疫情当前,很多安排都紧急又仓促,但在大家的努力下,再短的时间、再突然的任务,我们都能扛得住、办得好!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已经到来!”
@退伍大学生甘玮玲:“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更身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接到志愿者通知时我毫不犹豫地填了报名表。不求回报,不惧苦累,只希望疫情早日清零,我们能去看看春暖花开!”
@研究生会成员芦书宁:“当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时,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归属与依靠,我们坚信心手相传的志愿精神定能迎来完整的春天,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有爱在,温暖就在!”
【瞬间8】
“你接待新生,还帮助苍生”
3月12至13日两天,上外松江、虹口两校区有序组织开展了两次核酸检测。
3月12日清晨,40位来自松江区中心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来到上外。他们之中,来自妇产科的“大白”最多。
据妇产科科主任符丽荣介绍,除了几位医生被安排在医院坚守日常工作,几乎整个科室都加入了疫情防控的工作队伍。“最近这几天基本就不休息了,天天都有任务,各处跑。”
感动于妇产科“大白”们的默默奉献,2020级广告学专业的肖徐欣在朋友圈留下这样的感慨:“你接待新生,还帮助苍生。”这句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核酸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后,同学们挥手告别“大白”们。
尽管疫情反复,但生活不曾停摆,他们的守护也让我们相信:很快,就能再次拥抱春天。
【瞬间9】
在志愿奉献中迈向新的一岁
“很累但是超级有意义的一次生日,身为党员,守护家园义不容辞!”
这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18级国际化(国际金融方向)1班学生党员干璐在生日当天写下的朋友圈。在疫情中迎来22岁生日的她,选择在封闭管理的小区内做核酸检测志愿者,在为人民服务中度过一个特殊的生日。
【瞬间10】
上海,我们用画笔为你加油!
近日,
一幅幅抗疫题材的井盖涂鸦画
亮相上海电机学院闵行校区,
原本毫不起眼的灰色窨井盖
变身“防疫宣传”卫士。
据悉,此次活动是设计与艺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开展的以“艺”战“疫校园涂鸦活动。他们以自己手中的画笔为校园防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校园增添了另一份生机。
同学们纷纷表示:
在这个突如其来“倒春寒”里,原本喧嚣的校园,突然间安静了,同学们都在宿舍上起了网课。我们知道,校园外是日夜不停歇的大白、医护人员、还有许许多多为抗疫而付出的人们,他们正在挑战极限跟病毒赛跑.....正是这些逆行者,守护着我们的城市。
在校园中的我们,将担起这份社会责任,我们用画笔为上海加油!相信上海,相信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谢谢你的无所畏惧
谢谢你的冲锋在前
给我们勇气和力量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加油!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各高校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