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史迎来可视化叙事,《图说华东师大》在沪出版 | |
2023-06-08 15:59:11 作者:吴金娇 |
一份初步调查显示,在中国3000多所高校,出版过图史(图志)的约占5%,仅150家高校左右。在今天(6月8日)举行的“《图说华东师大》出版暨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研讨会”上,来自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全国40余位大学校史研究专家和档案馆馆长们谈到:这些图史著作,丰富了校史研究,但总体来看,这种直观、生动、有温度的“图像证史”的研究方法,在绝大部分高校还是新课题、新方法,具体应用远远不够广泛。
“图像证史”,最早是西方艺术史领域理解和重构历史的一种研究方法。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领域出现“文化转向”,将图像阐释引入心理分析学、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用多元的视角解读图像和认识历史。对我国学术界而言,图像学是我国传统历史图像学、考古学的一种延伸,近几年来,图像学作为史学的研究方法,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实践。
“此前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出版‘丽娃档案’丛书30余种,这些校史丛书较为完整地展示校史研究成果,但多为文字记述,没有出版过一本图像校史。”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本书主编汤涛介绍,《图说华东师大》是采取以图证史的方式编撰完成的一本华东师大校史读物。图史全面反映华东师大70余年建校史和140多年的办学史,内容共辟为五大部分,即第一篇为“溯厥渊源:组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第二篇为“矩范良师:探索新型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第三篇为“抟和群科: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四篇为“霄汉思齐:创建世界知名大学”,第五篇为“寰宇争高: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专门在序言中指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华东师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大学精神。立足新时代,学校正全面实施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和卓越治理,建设文脉深厚、智慧卓绝的中国式现代化优雅学府。我们希望这本《图说华东师大》,能成为学校“新生第一课”的重要参考。同时,通过《图说华东师大》对校史校情的精彩呈现,广大师生校友不仅更加了解熟悉学校的前世今生,也将更加爱校荣校,为学校赋能,坚勇并进,共同致力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汤涛介绍,华东师大档案馆坚持“档案为本、校史为用”,推出了“丽娃档案”丛书30余种近3000万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档案编研和校史研究谱系。本次研讨主要是希望通过提出校史研究中的问题,在相互切磋的基础上,经验互鉴,引发全国高校校史研究者进一步重视,全面认识中国式高校现代化发展历程,提升大学文化品牌,把高校的校史文化之美转化为大学文化之美,通过公众传播,使大学文化之美转化为社会文化之美。
“今天艺术界已经进入图像时代。图说不是图文并茂那个层次,图说其实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超文字语言的表述,本质是对思维的拓展。”华东师大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主任王曜说。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林齐模指出,“图像证史”关键在于一个“证”字。图片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段。其价值需要通过历史学者在大量地调研、分析背景史料基础上,恰当解读和使用,才能体现出来。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金富军则认为,“图像”与“历史”之间不是彼此关系。将图像解读与历史研究结合,将厚重的历史资源转化为丰富的育人资源、宣传资源,是校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校史叙事除了论文、著作以外,也需要其他新方法,比如图说,即图像叙事。”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认为,人们往往通过叙事了解大学。社会对大学有很高的期望,人们渴望有直观的大学叙事。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主办,华东师大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学会高校专业委员会承办。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华东师大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