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长三角绿色协同发展,既要“一盘棋”又要凸显地方亮点
2019-04-10 18:38:46 作者:金瑶梅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三省一市绿色协同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地被提上议事日程。绿色行进中的美丽长三角将对全国其他地区形成良好的辐射作用,为构建美丽中国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挥上海在绿色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构建美丽长三角,上海须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发挥新的绿色引领作用。这是上海按照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契机,聚焦生态环保现实难题,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上海在苏州河治理、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企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充分利用多次召开国内外大型会议的机会,启动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方动员,全力打造“美丽上海”。除了将这些相关经验介绍给周边三省,上海还要在加强区域生态环保合作,带领周边地区建立绿色发展联动机制,提升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诉求方面下功夫。在继续抓好自身生态环保工作的基础上,主动承担起长三角区域绿色协同发展的“牵头者”及“协调者”的任务,提升合力。

1537904256903_1.jpg

▲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彰显特色,打造地方生态新名片

长三角三省一市既要树立“一盘棋”协同发展的理念,形成区域绿色发展的整体优势,又要各自扬长避短,凸显地方绿色发展亮点。以浙江省为例,水资源特别丰富,通过提倡“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长三角区域的水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省内聚集了众多企业,这些企业中有一部分为劳动密集型,高科技含量偏低,容易引发各种生态环保问题。江苏省在以绿色科技引领企业绿色生产方式方面已开展多项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安徽省为例,省内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景观。可以依据现有的田园风光与历史遗存,将景区理念与旅游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齐抓共管,多方协同治理出成效

生态环境问题并非一夜之间形成,其治理需要久久为功,“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卓有成效。第一,坚持党对生态环保事业的坚强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由末端治理向全程管控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将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压实生态保护责任。第二,发挥政府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上的主导作用。多些“良心工程”,少些“面子工程”。第三,彰显人民群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体性。公众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生态环境污染的见证者、受害者,人人应当自觉地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发挥其他非政府生态环保组织的协同作用。近年来,生态环保民间公益组织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乡镇,积极宣讲绿色发展理念,示范垃圾分类等。他们的绿色身影为长三角区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VCG111205065300.jpg

▲2019年4月8日,上海,“践行分类新时尚,建设美丽新黄浦”——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主题宣传周暨垃圾分类“七进”活动在淮海公园举行。

建章立制,谱写长三角美丽新诗篇

引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错综复杂,这是一场治水、治土、治气及治废的攻坚战、持久战。要想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首先必须建章立制,从国家层面讲,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跨区域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的建立等,都体现了以制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决心。从区域层面上来讲,建立并严格执行长三角区域生态保护协同机制、生态信用监督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治理创新机制及生态风险防范机制等一系列有效机制,势在必行。其次是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相关政府部门要利用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加强对制度执行力度的监督管理。最后是要加强制度执行效果的总结与反馈,根据实践需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制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

(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作者:金瑶梅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