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谈产业园区:要提高经济密度,招商和育商应齐头并进
2019-07-16 18:45:52

从最早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开始,各地的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不断涌现。从最初“自由式”运营到整体规划、产业新城、城市运营商……产业园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如何与时俱进?就此,本报记者专访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

80716_p13_b.jpg

产业园区是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平台

文汇报:您在《园区不惑》一书中用翔实的一手资料回答并理清了4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发生了什么、发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两个基本问题。简而言之,您认为产业园区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哪里?

任浩:回顾历史,无论是对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制度改革和观念突破,园区都起到了先锋作用。1979年1月,蛇口工业园成立。1979年7月,四个经济特区才成立。当时特区的制度改革,实际上首先来自于蛇口工业园的制度改革。比如,人事制度的突破,还有观念上的突破,像“深圳速度”“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等等这些理念,大家都以为是深圳先提出的,其实准确来说,“原产地”是蛇口工业园。

中国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从国家的整体经济数据来看,全国375个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的GDP占比22.5%,税收占比25%,进出口总额占比34.6%。这些只是国家级开发区的数据,没有包括数量更多的省级及省级以下的开发区数据。简单来说,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很大部分都来自园区。甚至可以说,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就是看该地区园区的发展。我始终认为,说区域经济总量发展不够好、高密度发展不够好,本质上就是园区的经济扩展受到了阻碍,园区的高密度发展受到了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和质量发展,某种意义上就是园区的经济总量和质量发展。

产业园区作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主阵地,园区之间在产业转移产业合作园区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则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园区有从内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

文汇报:有种说法,产业招商是园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从我国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模式看,也经历了“优惠政策主导”阶段、“投资环境主导”阶段到“产业环境主导”阶段。对此,您怎么看?

任浩:怎么发挥园区的作用?一直以来,有个趋势没变,就是认为园区总量的扩张和经济密度的提高,重点在“招商”。

这种做法在我们园区刚刚成立、外部市场相对还未饱和的时候,是比较有效的,可以很快见效。但到今天,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所调整。“招商”和“育商”应该齐头并进,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外部的增量,而忽视我们内部的存量。今天,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但求变的思路和做法还是旧的,就是从外部来引入新的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这就还是局限在外部的增量上。

当然,“育商”需要更大的投入,效果却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园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三四十年了,其自身内部的产业基础比过去要厚实得多,我们完全有实力也有必要在园区内部进行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融合升级。我举个正面的案例,北京经济开发区就以园区为投资方之一来注资、培育了企业品牌“京东方”。过去,我们讲“育商”还是停留在“软环境”的层面上,以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育商”。而北京经开区孵化企业的做法是一种新的注入资本的方式,我觉得现在一些有实力的园区也是可以借鉴的。

竞争力源自“三位一体”生态系统

文汇报:今天,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服务平台、创业培训平台、风险投资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等字眼,也经常见之于政府的各种年度计划、总结报告中。这反映了怎样一种发展趋势?

任浩:我们现在经常说,企业竞争已经进入到3.0时代。从最早1.0时代企业内部能力的竞争,到2.0时代升级为供应链能力的竞争,到今天进一步深化为生态系统能力的竞争,即能否围绕企业打造对消费者便利的商业生态。我认为,园区也是如此。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要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来促进园区内部企业的成长,加强内部的存量,然后反过来吸引更高层次的“招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过去,园区仅仅关注产业本身,现在一些发展好的园区关注了纵向供应链的打造,但横向生产性服务链的打造还亟待补充,这是园区产业生态发展趋势。现在大家也意识到,虽然园区的服务对象是企业,但还要考虑到企业的主体是“人”,尤其是那些主要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我曾经和一位高层次引进人才交谈,问他为什么选择了A园区而不是B园区,他告诉我因为前者许诺自己的孩子上那边的国际学校。可见,引入高质量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医疗文化等社会形态也非常重要。再则是园区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如水、土、空气质量、绿色环境及空间形态等的关注。因此,现在园区的发展开始从仅仅关注产业生态,向全面关注产业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发展。“社会生态”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张江正在打造的“科学城”,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趋势。

timg (30).jpg

不仅要“补主体”,还要“强关联”

文汇报: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驱动力就是批量人才的集聚,如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我们看到,很多产业园区在关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关注“引智招商”,积极吸引科研院所、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落户园区。批量人才的集聚,对园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什么新的挑战?

任浩:园区不仅仅要  “补主体”,还要“强关联”。园区的功能就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我们现在只是形式上做到把企业聚集在一起,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之间究竟有没有发生联系和合作。产业集聚不能仅仅停留在物理集聚,应将其转化为产业的化学集聚,后者才是我们办园区真正的本质和目的。实现化学集聚的一个成功典范,是荷兰的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它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1平方公里”,有超过140家企业入驻,聚焦了超过来自85个国家的10000多名高科技人才,他们平均每天生产4项专利,占全荷兰的40%。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创新成果?创新来自于创意,创意的来源则是思想的碰撞,是来自异质性的人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该园区每年会组织500多场针对高质量人群的社交活动,这不仅仅满足了人的交往需要,也为创意的生产提供了土壤。灵感一来,得益于园区内随处可见的办公空间,可以及时地将它记录和落地。

“强关联”对园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园区管理体系。从学理上看,针对政府,我们有公共管理学;针对企业,我们有工商管理学。但对于园区,目前还没有相配套的管理学理论。园区的性质也非常特殊,它既是营利的,又承担了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公益性职能。创建园区管理学理论,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

与时俱进促园区对内开放与国际化

文汇报:上海GDP已迈上3万亿元台阶,追求更高质量发展,“以亩产论英雄”、  “以效益论英雄”、  “以能耗论英雄”、  “以环境论英雄”,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如何与时俱进?

任浩: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成为时代主旋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众多园区的主导产业,很多园区也有意识地打造产业链,力争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从另一方面看,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园区本身就是对外开发的产物,是以土地开发和对外开放为中介的产业开发方式。最初,许多企业进来是“零地价”,政府用土地开发的方式来引进资本和技术,整合劳动力、资本、技术的产业三要素,为园区赋能。上海园区要  “走出去”。首先是对内开放,园区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发挥园区的品牌效应。以漕河泾为例,它的短板在于本身空间不够。但现在它在海宁、盐城等地建立了分区,主体在上海,生产在周边城市,就把空间给盘活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园区的品牌优势,帮助周边省市地区吸引企业进驻,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我觉得上海一些好的园区都可以借鉴。其次是园区的国际化,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有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走出去”一方面是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即走向靠近市场的地方去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到发达地区特别是欧洲,进行研发类、科技型国区之间的合作。


作者:杨逸淇、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