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路径、制度与思考
2019-08-28 17:35:31

“历史能看多久,未来就能看多远”。以史为鉴,经济史的研究如何为今天中国的发展问题指点迷津?日前,“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路径、制度与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主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会议支持单位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社科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及国际合作处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研究员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许多新的挑战、风险、考验,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越往后遇到的问题、挑战、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会越大。这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国内外的深刻变化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与判断。他认为思想和理论是最伟大的力量,只有把问题看清楚,才能确定正确的思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更长的时间看,经济史研究非常重要。从历史的视角、从世界变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发展问题,一定会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很有启发。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沈开艳研究员进一步指出,上海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自开埠以来,上海曾经作为远东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在推动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上海也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这里作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工业发达、商贾云集、名人荟萃,中西文明在这里交汇。上海也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我们正在朝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基础理论研究也可以服务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在推进学科发展的同时在决策咨询和服务社会方面贡献力量。

timg (65).jpg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馆长沈祖炜研究员认为,所有的历史课题都具有当代意含,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课题同样如此。对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常常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经济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经济史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学的实证研究,重视资料整理和归纳,重视史料考证和分析,也要多采用经济学的方法,重视经济数据的统计和理论推导。沈祖炜回忆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严中平先生曾经告诫年轻学者,研究经济史必须强调“四新”,就是新课题、新资料、新方法、新观点。新课题是避免研究重复;新资料是要不断寻找和发掘第一手资料;新方法是要勇于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新观点就是要提炼出新的论点。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研究员提出,从全球视野研究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非常有价值。现在的中国同世界一样,处于深刻的转型时期,必须要对中国国情实现全面的认识。中国国情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经济史。经济史的研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历史的教训也不能忽略。目前,我们在经验总结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历史教训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研究员表示,国际学术交流十分重要,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学者,在交流中会出现大量的思想火花和智慧结晶。这不仅有助于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也有助于发现新材料和新问题,从而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助力。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