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世卫组织正式认定游戏障碍为精神疾病,即日生效!
2018-06-19 10:18:26 作者:赵敏 王者 钟娜

a 1._副本.jpg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卫生统计的基础: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伤害或疾病以及可能死于的任何疾病都在其中被编码。2018年6月18日,在ICD-10发布18年后,世卫组织发布了ICD-11。ICD-11新增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的诊断分类,并将其纳入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章节,相关规定自即日起生效,值得临床高度关注,那么,有关游戏障碍我们到底了解有多少?

1.为何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中把游戏障碍列入新疾病单元?

游戏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娱乐、放松甚至具有改善认知与提高社交技能作用,但研究表明过度游戏行为给个体带来明显的健康或社会职能损伤,这是ICD-11纳入游戏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将游戏障碍作为新的诊断分类,将利于游戏障碍的规范化评估及诊疗,提高相关研究的质量,改善相关临床实践,以帮助更多的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远离游戏障碍。

2.游戏障碍有多普遍?

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既往研究显示,游戏障碍的流行率约为0.7%-27.5%,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多见,且呈现地区差异性(亚洲流行率较高,欧美国家流行率相对较低)。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游戏网民为4.21亿,游戏用户年龄日趋年轻化。2013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以下简称DSM-5)将网络游戏障碍纳入到待研究的诊断分类中,使游戏障碍的相关研究方法学质量及证据可靠性得到改善。

3. 游戏障碍危害知多少?

大量研究表明游戏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游戏障碍者可能会出现体质减弱、焦虑和抑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人格异化、社交恐怖症以及物质依赖等问题,甚至违法犯罪行为。针对游戏障碍者的行为学研究显示,游戏障碍与其他类型的行为成瘾相似,具有一些特征性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奖赏寻求、执行功能下降,风险决策能力受损、冲动性增高等。

4.如何诊断游戏障碍?

与其他精神疾病类似,主要依赖病史结合诊断指南进行临床诊断。ICD-11中游戏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过去12个月内持续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包括网络游戏、离线游戏及其他未特定游戏);游戏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对游戏存在心理渴求;尽管导致不良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的行为。该行为模式严重导致人格、家庭、社会、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领域受损。其他特征包括: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对游戏产生“耐受性”;对游戏产生“戒断”等。

5.游戏障碍的治疗及干预措施有哪些?

目前尚缺乏游戏障碍的相关治疗与防治指南,针对游戏障碍需要采用综合干预,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有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和安非他酮等抗抑郁药具有一定疗效。

心理干预多采用认识行为疗法,以增强患者的戒断动机、纠正认知歪曲、提高行为控制能力等,使患者能够建立正确的游戏使用模式。家庭干预也是其中最重要环节之一,增强家庭功能、改善交流等有助于改变患者行为问题。也有研究者尝试使用物理干预如经皮穴位电刺激、脑电生物反馈等减少游戏成瘾程度、缓解躯体不适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

随着游戏障碍被正式列入疾病诊断,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日益深入,期待制定相关指南,减少游戏障碍相关危害。

(作者赵敏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王者、钟娜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物质成瘾诊疗中心医师)


作者:赵敏 王者  钟娜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