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表白”:万分之一的几率,配对成功!90后医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9-05-20 13:46:13 作者:唐闻佳 陈青

微信图片_20190520132148.jpg

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1/400-1万,正因为配对成功率极低,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奇迹”。

今天,“生命奇迹”再度在申城上演:一名90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生成功配对,成为上海市第4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这个5月20日(谐音“我爱你”)的特殊日子里实现“最美表白”。他捐献的“生命种子”,将帮助另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重燃生命的希望。

这名90后医学生名叫吴钧翔,是交大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目前就读于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博士阶段导师是骨科郝永强教授。

2014年3月,踏入学医之路的第一个生日,吴钧翔就想给自己一个终身难忘的生日礼物,在父母的支持下,他捋起袖子,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库。

2017年他迎来了第一次高配成功,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捐献,但因患方原因,没有完成捐献。2019年,好似奇迹一般,茫茫人海中,他迎来了第二次高配成功,这次,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决定捐献。

吴钧翔的这份坚持与他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关。这些年,吴钧翔总是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包括义务献血帮助他人。尤其让他深受感触的是在2015年,他接触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蒲公英图书馆”项目。

在血液大楼里,他参与到为白血病患儿搭建童书岛的项目,在伴读志愿者活动里,他为患病小朋友讲故事。

他看到,孩子为了化疗掉光了头发,不能玩耍,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开心的时候,他们笑得天真无邪,面对化疗的痛楚,他们又显示出超越年龄的坚强。”在血液科的见习与实习,让吴钧翔深切了解到白血病对患者的折磨。

在正式进入临床、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之前,他渴望先用另一种方式给病人带去生的希望。而两次高配成功的奇迹,也让他感觉幸运且自豪。

“这份神奇的幸运将化为我今后努力的动力,在医学之路上继续发奋。”吴钧翔说。

微信图片_20190520132141.jpg

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却给了彼此最好的礼物。

记者了解到,在医学院里,这并非个案。

吴钧翔是交大医学院系统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除第3位是附属瑞金医院护士周砚、第8位是附属九院行政部副主任陈佳,其余均为医学生。他们是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汪洋、2002级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沈伟军、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朱长斌、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黄轩珺、2009级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缪喆、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范佳磊,成功捐赠者的数量在上海市各大高校中位列前茅。

这些捐赠者有着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性格,谈起捐献的事,却不约而同地说到一点: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能在学有所成前,就挽救一条生命实在幸运,也将以此为动力,要更加倍努力成长为一名能挽救更多生命的好医生。

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分析,医学院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居于上海高校前列,有几个原因:第一,厚植的校园文化的感染,多年来学校坚持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第二,一贯注重立德树人,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团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注重在学生中倡导奉献的医学情怀;第三,与医疗行业性质有关,医生、医学生在平时工作、学习中看到病人的痛苦,理解病人的需求,同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有着知识储备。

也是今天,还有一位来自黄浦区的年轻人王智君,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2012年,王智君在部队服役时通过宣传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现在的他工作相当繁忙,但为了这次捐献,他多次往返配合高分辨和体检检测,并且一直到签署捐献同意书时才与单位汇报此事,大家对他这份从容、低调表示敬佩。

在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王智君的家人对他的决定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

近年来,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感人故事不断上演,有70后新农村干部、80后的人民警察、上海市优秀团干部、来沪务工人员等,他们纷纷献出自己生命的种子,挽救一个又一个血液病患者。

由于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对捐献者有年龄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捐献者中以青年居多。自2001年起,上海团市委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动,广泛发动上海热心青年共同参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分库的建设。目前,全国总库已有265万份人类白细胞抗原数据,其中上海分库数据超过16万份。全国配对成功总数达到8300余例,上海配对成功数达到448例。

据了解,上海从199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1996年实现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例捐献,直至今天,共实现448例(含涉外捐献20例),一条条鲜活生命由此获救。

上海市分库的数年改革,多方配合,捐献者的爱心聚拢,这一切终于汇成温暖这座城市的暖流,慢慢将这一“小概率事件”转变为“大概率事件”。


作者:唐闻佳 陈青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交大医学院 提供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