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现在轮到我们来守护“全世界”了!
2020-02-26 06:01:41 作者:李晨琰 储舒婷 沈湫莎

微信图片_20200214121016.jpg

2020年,首批90后迈入30岁,“不想长大”的他们与一场风暴不期而遇。这群“不安分”的年轻人毫不犹豫,从未彷徨,只想为战疫“做点什么”,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

于是,有人刚出校门,就选择逆行抗疫;有人宅在家中,专心为“白衣战士”守护后方;有人为打败病毒,用“硬核”科普提高人们的精神“免疫力”……

冬末初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猝不及防,熟悉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守望相助,共战疫情,青春正好的90后们用自己看似微小的力量传递着爱和光芒。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恰是这场疫情,让年轻人一夜长大。眼下,病毒尚未告破,疫情依然严峻,但因有了这群已经长大的“宝宝”,人们愈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男护士自告奋勇上前线:“这是体力活,我们不上谁上?!”

深夜十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护士余逸飞,带着叠音的话语从手机那边传来,“医院的男护士少,这是个体力活,我们不上谁上?!”还在A4应急病房中工作的他借了部手机,完成了与记者的短暂通话。

1_meitu_2.jpg

▲工作中的余逸飞

应急病房的排班每天一更新,有时还会临时加班。那天,余逸飞的班头从凌晨零点排到了早上8点,稍微休息调整过后,下午4点,他再次穿戴整齐一头扎进隔离病房,这个班直到第二天零点才能结束。

在隔离病房工作真的一点都不轻松。穿上闷热的防护服,一天下来内衣都能被汗水浸透;每护理完一位患者就要洗手、用酒精消毒,一天十几、二十几次地反复洗手,余逸飞手上的皮肤有了深深的皱褶;每天长时间戴着的口罩、护目镜,在他脸上刻下了难以消退的红色压痕……

“偶尔会觉得累,但咬咬牙就过去了。”虽然抗疫工作艰苦,但这里的医护人员从未想过退缩。“在这里,病人给予的温暖不少。”余逸飞说。

每个患者得知出院,总会高兴地向前来护理的余逸飞道别,“谢谢你这么多天的照顾,真是费心了。”有时面对一些不遵医嘱的患者,同房的病友也会帮着医护说话,“你看看,他们多不容易,就别添麻烦了。”

“患者很理解我们、尊重我们的工作,懂得我们的辛苦。”余逸飞说,这比拿多少工资、得到多少表扬更能激励人心。

1997年出生的余逸飞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谈到家人,他的语气顿时柔软了许多。元旦时,家中爷爷过世了。原本生活在上海的家人飞往老家湖北黄冈,不想如今变成了重灾区。“目前家里人都在居家隔离中,还没有成员‘中招’。”余逸飞很欣慰,每天只要有空,他就会将一些防护知识分享给家人,“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上海,我很想念他们”。

3_meitu_3.jpg

最让余逸飞牵挂的,是家中小他12岁的妹妹。“哥哥加油,你可以的!”每当妹妹通过视频电话给他加油打气时,他的心都要化了。“想想我当年经历SARS的时候,正是现在妹妹经历新冠病毒的年纪。”余逸飞回忆,当年懵懵懂懂的他在电视上看到一批批身穿白衣的“战士”一头扎进救援队伍中,成为一名医护人员的种子就此在他心中埋下。

和余逸飞差不多时间投入抗疫战场的,还有大他5岁的张明明。

除夕夜,身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护师,张明明随上海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出征武汉。1992年出生的他,是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男护师,“我先后在呼吸科、急诊危重病科轮转锻炼,前线需要这样的人,况且28岁正年轻,我不上谁上?!”

结果,刚上飞机,屁股还没坐热,张明明就被领队征用,当起了医疗队助理。那一刻,他有些懵。“领队助理”这四个字意味着,大到医疗物资保障、分配及人员管理安排,小到队员生活用品、健康需求都得由他统筹调配,以有力的支撑让“战友”们安心在前线坚守。

微信图片_20200225181339.jpg

▲每当队友生日,张明明总会暖心地为他们准备“战地生日会”

“开始,我的心是满‘狠’的。”张明明说,最初为了争取更多时间救治患者、节约医疗物资,他只能通过延长医护人员的值班时间来平衡,队员们往往一进隔离区就是8小时,这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个班头下来,许多护士的脸上满是口罩压疮,双手则被汗水泡白皱起。

“在这样的环境下,说不苦,那是假话。”有护士因为压力过大跑到他面前哭诉,张明明因此临时充当起了队员们的心理辅导师。令他心疼的是,即使嘴上叫苦不迭,排班一出,护士们还是擦干眼泪迎难而上。几天后,50名护士作为第一批增补队员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这一情况才有了明显改善。

每当队员们累倒又爬起的时候,张明明就会想起临行前妻子为他写下的一封家书。“我知道你肯定要去的,因为前几日你就在唠叨,SARS的时候其他人保护我们,现在该轮到你去了。虽然嘴巴上不愿意你去,因为放心不下,但回去还是帮你收拾行李。”

微信图片_20200223214622.jpg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右)与张明明

张明明知道,她懂他。出征那晚,调令来得很急。匆忙间,妻子煮了10个饺子,还没完全熟透,但张明明全吃了,“到现在都记得它们的味道。”张明明说,这段回忆也许会珍藏一辈子,还没熟透的饺子里满是妻子对他的妥协和爱。

曾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从抗疫一线90后男护士们坚定的话语中,记者仿佛更能体会这句话的份量。

大学生“小老师”云陪护:让医护心无牵挂,子女心不孤单

你冲在一线,我守护后方。爸爸妈妈冲上抗疫一线,谁来陪伴孤单留守的“医二代”娃娃?上海高校的95后大学生们主动出击、各展所长,用爱心陪护与前线医护一同抗“疫”,守望春天的到来。

微信图片_20200221212325.jpg

▲志愿者正在和医护子女连线视频辅导。

“大年三十,我在新闻里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看着电视里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抗疫一线的医生不断喊爸爸,顿时泪目。

团圆夜,无数白衣战士告别家人奔赴抗疫前线,去守护千万人的健康。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我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因为这个动人心扉的瞬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生刘舒仪成了一名为前方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云陪护”的小老师。

像她一样,许多想参与抗疫的大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线上陪伴辅导白衣战士的宝宝们。

就在本月,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沪上高校的95后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他们主动联系并统计有子女陪护需求的医护家庭,并通过网络为宅家的小朋友们提供一对一定制版“云陪护”。

从学龄前孩子的讲故事、画画、唱歌,到初高中毕业班的习题答疑,这群临时“上岗”的哥哥、姐姐们说:“我们不能去一线抗疫,但能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守好后方,让他们专心抗疫,心无牵挂。”

191000019njz.jpg

▲医生的宝贝正在线上跟着“小老师”居家云学习。

2月13日起,复旦大学志愿者们开始组建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陪护志愿队,为那些或驰援武汉、或坚守上海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提供支援。

经过层层选拔,第一批265位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爱心集结,2月16日起与上海28所医院的229名医护工作者子女一对一结对。这些医护工作者包括118名护士、74名医生和37名技师、后勤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专业的魏依绸,上个月还在中山医院呼吸科周转部轮转,按规定从临床撤离后,她仍然心系前线“战况”。听说有这样的志愿服务,她第一时间报名,如愿成为一位一年级小学生的线上“小老师”,孩子爸爸是华山医院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成员。

魏依绸说:“我的老师、前辈们不论是去湖北,还是留守上海,都在一线战斗,为大家,舍小家,这样的境界令人敬佩,这样的辛苦感同身受。”

现在,魏依绸每周和小朋友视频交流,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问题,她都像小姐姐一样耐心回答,让孩子想爸爸的时候不再忧伤。

19095952z4dl.jpg

复旦大学2017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魏同是武汉人,今年过年因为疫情没回家,心系家乡的她格外感念白衣天使们的忘我付出。

上周开始,魏同每天和她结对的初三学生郭悦视频连线一小时,为她辅导语文科目。郭悦的爸爸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医院的主任医师,正守卫着上海的防疫一线。

魏同找了一些优美的散文陪她一起阅读,分享体会,交流心得,既是学科练习,又是心灵对话。

1909594113e1.jpg

▲志愿者为小朋友量身定制的课表。

前方有你,后方有我。这两天,华东师范大学328名公费师范生24小时集合完毕,他们发挥专长,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家庭子女提供陪护,开展“云辅导”,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第一批约280名学生已登记了辅导需求,覆盖浦东、普陀、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奉贤、崇明等区。目前,首批志愿者已经上岗,通过视频或语音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陪护,并指导作业,同时还陪伴他们一起读书、画画、唱歌,甚至锻炼身体,通过心理支持、亲情陪伴让这些孩子的寒假生活更丰富,心里不孤单。

18104401avwq.png

▲志愿者上岗前的专业培训。

“作为一名未来教师,能为在防疫一线坚守的最美逆行者筑起坚强后盾,心中唯有光荣。”志愿者唐家璐说,能发挥师范生专长,为抗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责任。

为确保提供优质精准的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针对网络陪护和网络学习的特点,精心策划了志愿者岗前培训,并邀请华东师大知名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等担任专业督导。

1810444305g2.png

▲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育专家正在督导培训志愿者。

相隔千里的山东新泰市人民医院,最近也多了一群“随叫随到”的线上“小老师”。他们原本是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的队员,疫情来袭,他们兼职承担起了医护人员子女陪护、患者心理疏导、联系统计病人需求等多项工作。

第21届支教团成员李承霖从2月18日起,和队员们为医护子女提供线上辅导和答疑,为学龄前小朋友讲故事、读单词。他说:“医护人员的坚守让我们动容,我们也想为战‘疫’做点事。”

微信图片_20200221212320.jpg

▲“小老师”正在和学生视频连线。

他们还24小时轮流在线,为医院感染科的隔离病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和心理疏导。从一日三餐到日常用品,小到一把指甲刀,大到成箱的水果、饮料,都由这群志愿者负责联系和统计。几天下来,几号床吃饺子喜欢加醋、哪位患者喝豆浆喜欢放糖,这些生活细节都被他们记在了心上。

护士长李天玲说:“这群热心的大学生为我们减轻了很大负担,虽然工作很累,但社会有很多人在关心和支持着我们。”

UP主连夜“备课”啃资料:“硬核”科普有意思,提高精神“免疫力”

在这场全民的共同战“疫”中,每个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努力。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而来的还有每天铺天盖的信息,真假混杂,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拨开迷雾,把科学准确的消息传递给更多人,一群90后用自己的方式做起了科普,通过提高人们的精神“免疫力”,来守护众人健康。

视频、音频、挑战答题……新颖的讲述方式让原本有些高端的医学知识活灵活现起来,“硬核”“好看”“有意思”是许多人的回应。

2月初,B站知名科技UP主“回形针PaperClip”上传了最新一期科普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6个小时后,视频获得了百万次的播放量,微博上观看的人数更是高达2761万次,迄今,这则视频的播放量已突破两亿。

视频制作人吴松磊说,做视频的动力是因为许多老观众给他留言,让他说说新冠病毒。1月27日,他开始“啃”资料,每天都要花十多个小时收集信息,两天后,动画制作和分镜头设计人员加入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225231439.jpg

▲回形针视频制作人吴松磊制作视频中

要知道,新冠病毒的直径只有0.1微米,是头发丝的千分之一。为了说明新冠病毒是如何感染人体的,吴松磊用三维建模描述了一段病毒RNA(核糖核酸)与细胞“相爱相杀”的故事;为了解释为何要戴口罩,他定格了一张一个人打喷嚏后0.34秒的图像,并用绿色线条标注了100微米以上大飞沫的运动轨迹,用红点标注了小飞沫形成的雾云……

当人们“亲眼”看到大飞沫核颗粒被口罩纤维网阻挡在外,小颗粒由于静电被吸附在口罩上时,即使之前对戴口罩不以为然的人都会自觉戴好口罩。

1994年出生的吴松磊是一位工科生,为了让自己的视频更具可看性,他花了两年磨炼技术,2017年才以“回形针PaperClip”的名字发布了第一款视频,许多看似朴实的话题在他手下“妙手生花”。

吴松磊说,他还在继续策划和疫情有关的科普视频,题目就叫“如何抢救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袭来,上海植物园科普志愿者领队兼讲师黄麒通闲不住了,他开始主动收集和疫情相关的各种信息,“做科普的人,这种情况下不站出来是不行的,这是我们的责任。”

1990年出生的黄麒通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微电子专业,又对生物感兴趣,曾经跟着一位研究寄生虫的老师做课题,对传染病和疫情防控等有知识储备。当下,除了传染病本身,他最想和公众聊的话题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和“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疾病会损害人的身体,但因心理恐慌造成的‘抢口罩’‘挖断路’等行为,会给社会造成更大伤害。”黄麒通发现,疫情来袭,客观上提供了一个医学科普的好时机。

微信图片_20200225231444.jpg

▲科普达人黄麒通科普现场

在上海植物园做讲解员时,他每次都会提醒参观者少吃生食,当说到“牛排最好煎十分熟再吃”时,总有人说他“小题大做”;疫情之下,他发现再和人们讲述相关知识,公众的接受度大大提高。

虽然“宅”在家中,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服务处员工刘雅竹每天都很忙。

1月30日,长三角80家科普场馆联手启动新冠肺炎有奖知识竞赛,出题的任务落到了她和四位小伙们身上。为了让更多人参与挑战答题,这位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的硕士生翻出了大学课本,重读了流行病学等教材。

这个出题团队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发现,“如今的公众对答题的知识密度要求很高,答案可不能随便百度一下就能得到。”为了让题目更加吸引人,他们开始用做新闻的手法出题。

早上,刘雅竹会从全国海量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到微信群,由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出当天最重要的信息,再设计成竞赛题。

微信图片_20200225231501.jpg

▲线上防疫答题90后团队用手机办公

他们出题的“画风”是这样的:给出一张地图,上面标注有几个点,请你判断这场疫情的源头可能是哪里;又或者给出一些感染者的情况,让你判断哪些是确诊病例、哪些是疑似病例。每位答题人仿佛化身为传染病专家,每做一道题如同在“破案”,大大提高了公众答题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第一期知识竞答有3万人参加,第二期的参与人数接近20万人。

“我爸是社区工作人员,年初三到现在没有休息过。而我,能用自己所学为疫情防控做些事情,为全国更多‘宅’在家里的人增加一些科学‘免疫力’,义不容辞。”刘雅竹说。

作者:李晨琰 储舒婷 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受访者供图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