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防疫经验变成健康风尚,现在就是“分”的好时机
2020-05-27 21:57:47 作者:李晨琰

undefined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防疫的重要举措,很多餐馆的餐桌上,开始多摆放了一副公筷公勺。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一环,健康、文明用餐的新时尚正在生成。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也将目光聚焦于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陈靖等36位上海代表团代表提出的“关于在全国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的建议”,成为上海代表团联名数量最多的一件建议。

饮食文明的进步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接受并养成习惯的过程。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进入常态化防控,推广分餐公筷作为一种面向全民的养成教育,正当其时。

倡导新时尚:时机方式缺一不可

对中国人来说,吃顿团圆饭很重要。但怎么安全地吃,守护“舌尖健康”、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之际,告别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容易成为大家共识,成为一种时尚,应不失良机。”今年全国两会上,陈靖与35名上海人大代表联名递交《关于加大力度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健康生活新时尚的建议》的议案,呼吁将防疫经验化为健康风尚。

“这反映出大家对健康生活新时尚共同的推崇和支持态度。”陈靖坦言,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需要改变传承几千年的合餐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值此良机,可以更为合情、合理、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

small.jpg?key=beb5080b9wxada5f438b1fe8a6380df2e4a98a7ba6737c8d60

其实,对很多国人来说,饭桌是团圆的象征,“合餐制”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亲密、温馨的氛围,且伴有一种仪式感。但“同餐桌、同碗盘、同筷勺”的餐饮习惯,却为疾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公筷公勺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就是要做。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在疫情防控期间,“硬核医生”张文宏的“金句”迅速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老百姓中传播开来,让大家对小小一副公筷公勺的“防疫力”有了感性的认识。

陈靖建议,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指导标准,在国家层面对分餐的分派式、位上式、公筷公勺自取式、自助餐式等进行统一,对操作细则、管理要求进行明确。

“今年3月初,120名上海市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在全市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的提案,认为上海取得切实成效的公共场所控烟、垃圾分类等工作,得益于率先进行地方立法的实践。”陈靖说,在国家层面制定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指导标准时,也可参考并吸收上海已发布的相关地方标准。

陈靖同时提议,不妨考虑设立“公筷节”,在全国形成一个推崇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氛围。

推广公筷公勺:既经济又有效

事实上,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早在2003年,因为一场“非典”疫情,公勺公筷与分餐制第一次大范围走入大众视野。当时,一些中餐厅开始推出位餐、使用公筷公勺。可是,当“非典”离开后,这些做法似乎又变得不那么重要。

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直言,中餐的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除了没有这个习惯,很多市民认为,两双筷子换来换去比较麻烦,因此疫情过后,卫生意识逐渐放松下来,又恢复了合餐的习惯。许多餐馆也不再提供公筷,有些餐馆即使提供,也逐渐成为了摆设。”

17年后的今天,因为一场新冠疫情,公筷公勺再次被推向饮食文化的最前沿。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让更多市民养成分餐公筷的习惯?吴焕淦认为,可以通过推进立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使用公筷公勺的细则,并加强落实,予以考核。

不少代表、委员均呼吁,要把疫情期间培养的好习惯,转变为常态化防控的手段。

small.jpg?key=beb5080b9wxada5f438b1fe8a6380df2e4a98a7ba6737c8d60

“合餐时的筷来箸往会造成交叉污染,筷勺上黏附唾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会借此扩散,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推广公筷公勺,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从防疫上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策略,堪称是“必须”之举。

以新冠病毒为例,飞沫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很多人聚餐就会有传播风险,此时如果使用公筷公勺,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此外,合餐制也会大大增加了甲肝病毒、伤寒杆菌等诸多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大众熟知的幽门螺旋杆菌也极易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坚持好做法:观念技术都要改变

目前,全国多地已出台规定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在上海推出的《上海市民卫生健康公约》中,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等四部门向全体市民发出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16个区纷纷响应,2.5万余家餐厅表示要推广使用公勺公筷。此外,北京发布的“公筷行动公约”引导市民就餐时使用公筷,并拟将倡导分餐进食、公筷公勺的文明生活方式纳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浙江省十个部门联合倡议,在单位食堂、餐饮行业、居家生活中,全面推进“公筷公勺”……

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认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加快推进速度,摆脱“知易行难”的尴尬。

胡卫的建议是,不妨“先易后难”“先外后内”,有序推进。比如,可以先从餐厅做起,从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抓起。一个城市的餐厅里有没有摆放公筷公勺,是否推行分餐,这可以被视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而在家庭的餐桌上,要让一些原本没有建立分餐公筷习惯的老百姓慢慢融入这一新时尚,也可以“分步走”:让从家庭的亲朋聚会开始,养成在餐桌上多添一副公筷公勺的习惯;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小家庭成员之间。

small.jpg?key=beb5080b9wxada5f438b1fe8a6380df2e4a98a7ba6737c8d60

朱同玉有一则观察,也让人印象深刻:除了要加强健康科普、改变大众的观念,不妨再从技术层面做些改变。“很多人并非不愿意使用公筷公勺,而是分不清。”他现身说法,不少餐厅的确提供公筷公勺,无奈两双筷子一模一样,有一次,他吃着吃着竟渐渐忘了哪双是私筷、哪双是公筷。

他建议,不妨从公筷公勺的样式、摆放的位置等出发做些改变,“比如,公筷可以增长五厘米,用醒目的颜色与私筷区分开,这样不至于弄混。”

此外,在推进公筷公勺新食尚时,也可分人群、分情况推进。比如,对儿童尤其要率先覆盖,因为有明确的科研数据显示,相比成人,儿童对幽门螺旋杆菌更易感。市民在家时,不妨使用专碗专筷,既可少洗双碗筷,又可避免交叉感染。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嫁接现代健康文明,养成新的社会风尚,胡卫认为,发挥“小手牵大手”的效应尤其重要。“建议把这一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卫生教育中,并和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有机结合,在一代新人中养成新风尚。”

微信图片_20200527214549.jpg

作者: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