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电视使人变傻?这场从人类进化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对话吸引14万人围观
2023-02-22 16:11:42 作者:唐闻佳 张青

图片2.jpg

多看电视使人变傻?减少信息负载,是否可以降低精神疾病发生风险?如果“存在即合理”,为什么进化历程没有消除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基因,或至少尽量降低此类基因的发生频率,是否这些被命名为精神疾病的致病基因,对人类生存仍具有某种尚未被认知的积极意义……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的柏拉图精神学园第一期对话邀精神领域专家学者共话“科学与哲学视角下的精神现象反思”。这场从人类进化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对话,吸引上百听众现场聆听,超14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

寻找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一峰教授介绍组织策划“柏拉图精神学园”的初衷及愿景。话题由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斯万特·帕博的获奖说起,这是诺奖首次授予古人类学研究者,以表彰他在已灭绝的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对精神现象的思考有诸多维度,“进化”是一个潜隐、但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就如同人类的精神活动无法直接感受DNA双螺旋的作用,但遗传物质的力量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图片1.jpg

徐一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双聘研究员林关宁教授课题组2021年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文章,从寻找进化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角度,揭示了多基因疾病未被自然选择剔除之因。研究利用870个多基因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使用多种计算模型,定量分析这些表型在四个时间尺度(当代、最近三千年、新石器时代、现代智人形成以来)所受的自然选择压力的大小、形式及方向,寻找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无论斯万特·帕博的古人类研究,还是林关宁关于精神疾病与基因关系的探索,都是在碳基文明尺度下考察,而在脑科学研究中,神经芯片、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量子神经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数百万年来的自然进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引入硅基文明的人类广义上的“进化”,将对人类作为碳基生物的未来命运投射下怎样的光影?

信息过载与精神疾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从生命历史的宏大叙事出发,将地球漫长的46亿年历程浓缩为一天,而作为“智人及其后代的我们”在几乎最后30秒方才登上历史舞台。这种登场犹如漫长孕育后智慧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响彻寰宇,并几乎颠覆性地改变了自然演化的进程。

研究表明,“语言”的出现为智人在自然竞争中的胜出提供了绝对优势,“话语”意味着更有效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更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安全组织防范水平。但进化中语言的获得似乎具有双面性,“语言”造成的信息输入爆炸,冲击尚未跟上进化步伐的大脑“运算能力”,如同低配电脑处理高清视频,而出现各种卡顿的情况一般。

图片6.jpg

于欣教授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进程,在整个19世纪,欧洲每千人口中需要住进疯人院的人数上升两倍,美国收容院的规模扩大了近十倍,大量病人涌现导致精神病院床位突然告急。那么,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一个具有古老物种特征的疾病,还是一个由于信息过载,特别是包括语言在内的大量信息输入而拖累大脑所引起的人类的新疾病?

于欣教授通过几个案例阐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比如,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通过静养或主动屏蔽部分感觉输入,对疾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存在无法有效整合的障碍,说明该疾病与信息处理存在仍未被证实的机制。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也同样表现出这种信息处理能力的变化,孤独症患者对外部信息处理表现出高度狭窄化,被称为“高通滤波效应”,即只能将注意力关注在非常局部的特征上,导致患者无法形成完整的具有意义的理解。但一旦患者“屏蔽”大量过剩信息,聚焦在极为有限的内容时,患者往往能表现出专注与从容的状态。

于欣教授引入的第三个案例是关于重度网络依赖,由于大量持续信息输入,导致疲劳、睡眠障碍、头痛、工作效率降低,以及焦虑、强迫、优柔寡断、冲动、工作记忆丧失等一系列精神神经问题。

第四个案例关于美国心脏病学会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看电视使人变傻。看电视次数与灰质体积减少有关,看电视时长越长,灰质体积减少越多。而灰质通常被认为控制着人体的运动、语言、思维等。

于欣教授提出留待解答的几个问题:

如果功能脑区尤其是感知觉加工脑区的失连接是造成精神疾病的可能原因,那么减少信息负载,是否可以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信息爆炸,我们的大脑能否承载?

与信息过载相关的精神疾病患者,是演化的牺牲品么?如果是,谁获益了?

于教授认为,精神疾病是精神现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除了现实视角,还需要有历史视角;当然,这既是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

精神疾病与人类进化

林关宁教授从推荐《生命的语言》一书开启话题,引用书中关于“生命本身就是数字化的”这一观点。现实生活里,在小到纳米级别的细胞里或在毫秒级别的生命过程中,比如说一个蛋白质的折叠,一个激素的生成,所有这些过程都是由数字化精确调控的。这种过程,体现在生命的时间轴上,也体现在生命的空间轴上。

图片5.jpg

林关宁教授

生命的数字化信息是可以传承的,这就是DNA。DNA由四个字母“ATCG”命名的碱基构成,是一种生命体的生物信息的载体。在非常小的空间体系里,一般在0.34纳米内,蕴藏着人的所有30亿个碱基的信息。当把DNA本身当成一种信息载体时,就会把对生命的认识、把人的信息数字化,并浓缩成像计算机代码“0、1”一样的语言。生命语言的编码就是ATCG等等的编码体系,而这种编码体系,就跟计算机程序一样,有它的语言,有它的字符。

然而,这种信息的代际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在自然演化过程中,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进化。像抑郁症这样的疾病会损害机体健康,但是,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消除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基因,或至少尽量降低此类基因的发生频率?如果“存在即合理”,是否这些被命名为精神疾病的致病基因,对人类生存仍具有某种尚未被认知的积极意义?

精神现象的哲学反思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素梅教授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身心二元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指出精神现象的身心分离主义,在哲学上有悠久的传统,长期以来关于身体和心灵的两个实体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近代工业发展以来,如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将人视为纯粹的机器,以及西方人体解剖学的发展,都是在机械论的理念下,对人体进行物理的、还原主义的理解。

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是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活动的完美状态作为健康的标准;还是像自然主义认为的那样,健康就是生理功能的常态并与价值无涉;抑或是持规范主义的立场,健康不等同于生理指标,健康不是疾病的反面,有些病症不是医学标准的疾病,但却给健康带来威胁。

这种争论的实质是还原论与涌现论的争执。在对精神活动的理解中,是将精神现象还原为荷尔蒙、神经细胞活动的物理主义和医学科学主义的理解,抑或在反还原论的立场上,指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将医学人文思想融入精神现象的洞察。

图片4.jpg

成素梅教授

2009年,《柳叶刀》发表题为“健康从状态变化到能力:个人健康责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文章,指出如果健康作为一种能力的维持,那么失能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丧失,并已扩展至精神性的病症。

从此,精神病学崛起与扩张,积极健康观被确立并成为一种价值观,焦虑、悲伤、脾气暴躁等生活常见的状态,被贴上失去健康的标签,使人失去安全感,使医学社会化。哲学意义上对精神现象的理解,便是对疾病标签化的反思。

作为由物理学走向哲学的学者,成素梅教授分享了关于量子神经计算的科普化理解,指出运用量子纠缠或量子理论来揭示意识的机制,有可能是未来意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目前而言,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意识与神经科学的关系,一种是物理主义的理解:在有意识地作出一个决定前,大脑的神经活动已经建立起来,并且无意识动机对行为有影响。这属于神经决定论的观点,在这样一种潜藏运行的神经活动之中不存在自由意志。另一种是从副现象学角度的理解:认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能是量子化的,存在着纠缠现象。这一理论框架下,神经活动不是决定论的,是与自由意志相协调的活动过程。

会后追问:意识的界定与进化

本次活动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图书馆主办。“柏拉图精神学园”是融合精神医学研究、哲学思辨探讨以及科普人文传播为一体的跨学科交流系列活动,是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旗下全球脑科学研究者在线社区“苏格拉底实验室”的学术子品牌。

图片3.jpg

近日,ChatGPT火爆,本场对话也引发对人工智能是否能进化出意识的讨论。专家认为,如果认为意识是一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和反馈,那么显然人工智能已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意识”;如果认为意识是非纯物质意义上的,而是整合了人类的情感、具有伦理和道德反思,那么显然人工智能远未达到此意义上的意识存在。正如本次对话所聚焦的“进化”问题,人的本体进化,已不再是纯粹物理主义向度上的进化,更是精神向度上的演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丰富和日趋复杂化。另一方面,精神向度的演化,似乎已越来越被新兴技术介入和干扰,如果精神活动可以被技术左右,如被人工智能计算改变,那么这又是否属于人的进化?

当精神现象日益受到人工智能、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影响,这种影响将是人类的进化还是退化?作为回应,也作为首次柏拉图精神学园的总结,有专家这样说:对“进化”这一主题探讨的意义正蕴含于探讨本身,对技术驱使下的人类进化或退化的哲思,恰使人不至于陷入盲从的乐观和幽暗的悲伤中,恰是无时无刻地在提醒人类审慎看待技术及其伦理之光。



  作者:唐闻佳 张青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