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徐丛剑:沪三家妇产专科医院疫情期产科门诊增40%,妇婴保健系统应急能力建设需更多扶持
2020-05-22 10:39:43 作者:李晨琰

微信图片_20200521113508.jpg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是“聚集性发病”的高风险场所,而孕产妇到院就诊和分娩却是刚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上海三家妇产专科医院产科门诊量暴增40%以上,这对于妇产专科医院围绕“孕产妇”特殊人群的应急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认为,目前妇婴保健系统难以适应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属于公共卫生范畴的妇婴保健由于业务上与妇产医院无法厘清,常常出现同质化发展的局面,事实上孕产妇保健体系需要更为特殊的资源储备,否则一旦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就会造成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致命问题。

对此,徐丛剑提出三点建议:

1.组织管理:将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嵌入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过程。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功能职责分配,定期维护和管理应急能力和资源储备的有效性,防患于未然。

2.人员培养:妇幼保健专科医院职工需要有应对重点公共卫生事件中孕产妇保健专业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培养,并建立预案,定期演练;在相应的医学教育中也应加强急救医学和应激能力培养,特别是妇产科学中添加急救医学的内容。

3.医院设置: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应对“易感人群”“密切接触人群”“感染人群”设置相对独立的区域空间,并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如手术室、产房、病房等区域的空气洁净、手术设施等均应符合传染病防治的要求,能够独立开展相关工作,并在平时就保持较为充足的应急资源储备。对于此类提升应急应对能力的改造、新建及设备设施的完善,政府应该予以资金与政策的保障与支持。

作者: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