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要让学生“招得进、学得好、出得去”
2020-05-22 10:37:54 作者:樊丽萍

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 , 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153202400.jpg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看来,此次高职扩招将对促内需、稳就业、保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做好新一轮高职扩招,需要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扩招工作机制,确保学生“招得进、学得好、出得去”。

在教育行业深耕30年的胡卫委员,此次专门准备了一份关于完善高职扩招工作,促进职教转型发展的提案。据他观察,2019年高职百万扩招录取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

其一,各地扩招完成率及院校专业分布差异大。本次扩招时间紧、任务重。有部分省市包括一些职教大省未能完成招生任务;从院校和专业情况看,一些名校、强校和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不同地区院校、同一地区不同院校、同一院校不同专业、公民办院校之间招生都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

其二,非传统生源对象报考积极性不高。“退、下、农”等四类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且部分已婚,出于机会成本和费用支出等考量,整体报考意愿偏低。如,某省一阶段扩招,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占录取人数的98.7%,四类人员占比仅为0.3%;另一省域四类人员计划招生5000人,实际报考人数仅1200余人。

其三,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急功近利行为。一些院校降低选拔标准,表面“宽进”,实则无序招生、抢占生源,甚至公然承诺只要报名就能返还费用、包通过等,借机揽学费、要拨款,学生则变相花钱买文凭;还有一些学校为完成任务,照抄照搬上级政策和其他院校政策,招生目标不明确。

其四,扩招后部分院校资源难以承载新增生源。一些院校教室、宿舍、食堂、实习实训场所等硬件设施被新增生源摊薄,既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又不符合办学标准。师资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紧缺,按平均师生比1∶18计算,扩招后全国高职院校共缺5.5万名教师,如考虑每年自然减员约1万人,则有6.5万缺口。

胡卫委员认为,为深入做好新一轮扩招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牢牢把握“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扩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职扩招“稳就业,促发展”的政策功效,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职业教育“类型化”的转型发展。

为此胡卫委员建议:

合理确定扩招人数,科学安排扩招时间。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研判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形势,结合现有办学资源情况,逐年合理确定扩招人数,非控专业的招生人数应以院校自报为主。科学安排不同类型及不同批次招生的时间和节奏。结合产业链调整情况,除继续挖潜中职生源和“四类人员”外,适当扩大有接受高职教育意愿的产业职工招生比例,从源头上缓解不同地区、院校及专业之间的招生失衡情况,遏制院校扩招的短期行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消除生源后顾之忧。技能突出者免除全部或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放宽扩招户籍限制,为“四类人员”就近报考入学创造便利。加大对“下”、“农”两类人员的财政补贴,对职业分学费。教育、退役军人、人保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开展联合办公,提供招考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做好扩招咨询及相关服务工作。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盘活存量教育资源。各地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弹性学制的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实际扩招人数给予教学及生活设施基建专项补助。教育部门要敦促院校按扩招后生师比,加大 “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并鼓励院校间教学生活设施开放共享。鼓励院校借鉴疫情期间的做法及经验,创新教育教学形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培训机构为“四类人员”提升文化素质提供培训服务。

试点职业高校建设,探索职教发展新路。教育、人社等部门可以《职业教育法》修订为契机,以高职扩招为抓手,遴选一批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高等学校”试点建设。整合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从设置标准、招生考试、教育教学、毕业就业、评估标准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探索更具职业教育特点、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职业高等学校”新序列建设,推动整个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方向转变。

作者:樊丽萍

责任编辑:王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