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师范大学可探索“六年一贯制”卓越教师培养 | |
2020-05-22 20:35:58 作者:储舒婷 |
疫情期间全国师生“上网课”,无疑加速了教育信息化。随着学生陆续复学,“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教育探索,也是一场对教师素质能力的“大考”,同时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时代来临,未来教师的培养必须随之升级,建设‘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智能教育’相互融合的新格局。而实现这三者的深度融合将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提交的一份提案谈到:“师范大学要以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借鉴医学人才的培养经验,打造“六年一贯制”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戴立益指出,当前的师范教育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各大学对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已持续多年。事实上,重点师范大学基本上以发展学术实力为主,普通师范大学则强调师范性。受制于既定的培养模式、培养年限,教师教育与学科素养的课程体系之间,无法真正深度融合。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脱节,也存在于卓越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水平,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与“教育科学研究”同生共长,仍是一个重要且不易解决的问题。
师范教育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尚缺少可推广复制的案例。
在卓越教师的培养体系中,本土培养与国际视野、校内联动与校外资源等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破题。
戴立益对打造“六年一贯制”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在顶层设计层面,充分借鉴医学人才的培养经验,同时发挥师范大学的办学优势,打造“六年一贯制”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和智能教育、融合教育和准入职实践等三个相互独立又贯通一体的本硕连读教师培养模式。
2、在培养阶段层面,可把六年的培养年限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完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目标;
第二阶段着力于智能教育+教师教育之间的融合;
第三阶段则为融合教育和准入职实践。
各个学段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如,第一阶段为3年,第二阶段为1.5年或2年,第三阶段为1.5年或1年。
明确每一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第一阶段需探索出适合于培养卓越教师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及教材体系。
第二阶段需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并将智能教育课程贯穿始终,一方面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技能和效率;另一方面变革教师教育的供给方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与评价方式。
第三阶段以融合教育和准入制实践为准绳,参照医学人才培养中的规培机制,研制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规培课程教学体系,包括目标要求、具体内容与测评手段。
3、在机制运行层面,要设计公平、合理、灵活的内部机制。如动态调整机制,培养对象可以来自高考生源,也可以来自校内“二次选拔”。按照自愿原则,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实习等内容以后,申请学士学位,放弃本硕连读机会。
又比如学段考核机制。对学生第一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由于第一阶段侧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考核内容可以是完成一篇本科学位论文和完成一次不限主题的演讲,考核通过者才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4、在质量保障层面,要设计过程性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如实施“六个一”的教学质量保障手段,要求学生在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六个规定动作,即:上一堂好课、设计一份试卷、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参加一次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一个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案例以及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作者:储舒婷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