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委员:用得好、留得住“大公共卫生人才”
2020-05-22 16:28:07 作者:单颖文

714328_w750.jpg

疫情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的履职情况频频曝光在大众视野——参加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多达10场,为沪上全体高校学子直播开讲第一课“新冠肺炎防控课”,多渠道普及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为全国援鄂疾控队募集生活工作物资……从年初上海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开始,连续四个多月几乎每天从早工作到半夜的她,抵京后仍然一刻不得闲,线上会议、接受采访、打磨提案、主笔调研报告,吴凡又开始了“连轴转”。

去年6月,吴凡履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她坦言,新身份也为这一年的履职工作带来了新思考。她透露,今年准备的提案将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传染病信息直报系统“最后一公里”等问题,而她最关心的还是关于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吴凡1.jpg

“健康入万策”,各学科人才都应有公卫视野

去年6月到9月,吴凡牵头召集全国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12名委员,兵分四路做了场全国调研。调研的主题是“落实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609家疾控中心,上至国家疾控中心,下至村卫生室。委员们还前往上海、青海、辽宁、云南、湖南等7个省市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结束后,吴凡主笔形成了长达120页的调研报告。最近,她把这份报告浓缩到了28页提交给大会,并引起了大会的重视,将在24日下午开启专题协商。“希望对这份报告的专题协商,能推动我国公卫体系的健全和机制的完善,以及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

在吴凡看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在于人才培养。从“疾控女侠”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的身份转变,对她来说,更像一场职业教育的对接——原本在用人单位工作,了解岗位需求和标准,也深知瓶颈与薄弱点;现在她在人才培养单位工作,可以从“根子”上做起,优化整个培养体系。

吴凡认为最急需培养的,是一批公共卫生应急人才,也就是未来需要的“大公共卫生人才”。她感到,现在的公卫专业主要是预防医学,今后要进一步做好跨学科人才培养。除了医生以外,其他学科的学生也要有公共卫生视野。所谓“健康入万策”,就是要将“大公卫”理念植入公共政策。比如,未来的法律法规制定者,应该在条款中融入公卫思路,形成更有利于健康的政策导向,营造更有利于健康的环境。

吴凡说,对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她已与复旦大学领导多次汇报研究。确定了目标后,接着要思考的是如何创新培养模式,怎样做到多学科融合,而后是设计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建设等。而吴凡更关心的,是在这批更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在培养出来后,如何在单位中被“用得好”、能“留得住”。这也是她今年提案的重点,她建议,要设置合理的岗位薪酬体系、激励机制,同时赋予公卫人才光明的职业前景,为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参考临床医生的培养模式,形成登记、注册、使用、管理、考核、评价、晋升等一套成熟的制度规范。

752469_w750.jpg

向全球分享抗疫中的上海实践,提升“健康素养”

今年2月16日,来自中、美、德、日等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25名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在中国开展了为期9天的考察调研,吴凡作为中方专家参与其中。令她欣慰的是,带着“巨大问号”前来的WHO考察组,通过考察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医护的义无反顾,还有公众的高度配合,彻底改变了看法。此后,她作为中方专家,向远在美国、意大利、法国、芬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外侨胞及国外抗疫一线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其中有不少是上海的做法。

说到抗疫期间的上海实践,吴凡感到,最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强,决策部署站位高,系统全面。自己感触最深的有四个方面:一是上海的预防保健体系比较健全。上海形成了市区两级疾控,各级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都是疾控的“前哨”,使得整个防控体系得以有条不紊地运行。二是医护、疾控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强。无论是对病情的诊断能力,还是通过流调快速排摸的能力,都有效地提升了对疫情的研判、检测,切断社区传播的源头。三是政府的社会动员力与领导力比较强,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的部门能高效运转。无论是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还是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通过一整套社会体系的支撑,让人“居家居得住”,“有事有人管”。四是社会基层的管理能力比较强。从这次“严防死守”的社区防控来看,说明政府的最末一级“神经”,即居村管理的能力同样经得起考验。比如社区干部、志愿者协同相关部门,担负起居家隔离人士的买菜、倒垃圾等工作。“这些上海做法,对传染病防控来说都非常重要。”吴凡说,这次疫情防控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也证明了任何传染病的防控都没有局外人,“我要给我们的参与者、奉献者,给中国老百姓打120分!”

对于上海人民的“健康素养”,吴凡总结为三句话:总体来说,在全国可以排第一;但是,离专家的期望值还有相当的距离;相对慢性病、营养学等,在传染病上表现出的“健康素养”偏低。吴凡感到,所谓“健康素养”,包含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认知、技能、实操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她相信,经过这次疫情,大多数人的“健康素养”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比如,从一开始不太愿意戴口罩,到后来大多数人都自觉戴口罩,再到现在人们进入医院、餐厅等容易发生疾病传播的地方主动戴口罩,就是很大的进步。不过,一场场“声势浩大”的“心理战疫”,也让她看到了人们“健康素养”亟待提高的一面。另外,还有些现在做得不够但值得推荐的健康好习惯,像是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用流动水洗手超过20秒等,她希望能够进一步得到普及,被人们接受,并坚持下去。

6.jpg


作者:单颖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吴凡提供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