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刚委员:​让学术进一步服务公共外交
2020-05-23 13:58:25 作者:单颖文

郭长刚.jpg

“这次大会应该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国际问题研究者,他感到今年的国际环境特别复杂,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浪潮凶猛,但也让更多人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就站在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口,相信中国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展开一场深入改革。”

今年,郭长刚准备提交的提案包括《关于宜进一步发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的作用,助力国际话语权建设的提案》《关于建议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话语权建构中的作用的提案》等。

微信图片_20200523131842.jpg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疫情期间,汹涌的国际舆情让郭长刚对“民心相通”有了更多思考。他感到,我国要在全球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离不开对全球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据统计,我国目前经过教育部认证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达437个。他建议,可以在此基础上,遴选部分优秀者建起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加快培养一支能够进行国际舆论议题设置、国际舆情应对和引导的专家学者队伍,以此进一步发挥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作为高级智库的功能,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

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郭长刚建议,可以让学术交流进一步服务公共外交,以便在文化软实力和价值引领方面,产生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比如,依托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与研究对象国或对象地区的高校、智库或科研机构合作开设“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或“中国研究中心”等。

“哲学社会科学要走出去,我们的评价体系必须为此提供更多支持,提升国际传播效益。”郭长刚认为,目前以论文发表、项目立项及专报、要报等为主的传统指标太“对内”,要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就应该建立一套“对外”指标。比如,将研究人员在对象国或地区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发表文章、开设专栏等纳入考核指标。再如,将我们自己的外文学术网站、外文期刊等重要支撑平台纳入评估指标。还有,鼓励研究人员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等。

去年11月,郭长刚离开上海大学,履新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在他看来,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主,社科院系统则承载了更多的智库功能。这次工作变动,让他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建言献策,也更契合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他说,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特长是上海史、江南史研究,正涵盖了当前开展的“四史”教育,包括共产党的诞生、浦东改革开放等。在平日的履职工作中,他将结合历史所的特色,进一步助推基础研究成果服务社会,让两者结合得更好。

作者:单颖文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