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教育卫生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践行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2020-11-13 07:50:08

三十而立,今天的浦东,激情澎湃正青春;面向未来,勇立潮头的浦东必将不辱使命、再起宏图、再创大业,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沪上教育卫生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VCG21gic19889631.jpg

图源:视觉中国

浦江见证,人民见证——30年来,从教育卫生优质公共资源配置,到超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到生命健康领域大型科学研究的推进,浦东创造了无数个“浦东高度”“浦东速度”“浦东奇迹”,国家战略、经济发展、人民情怀,在这片热土上实现最生动的交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抢抓机遇、敢于担当,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VCG41155287990.jpg

图源:视觉中国

抢占学科制高点,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浦东提出殷切期望,“浦东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作为正在推进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共同发起人金力直言:“深感责任重大。”

金力介绍,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后生命科学的又一个战略制高点。新成立的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就落户在浦东,当前正探索通过全新机制、模式,进一步贯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在国家、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张江科学城持续优化的世界一流科创生态,复旦大学联合我国各界优势力量,坚持科技攻关与机制改革‘双轮驱动’,构建起了战略平台、新型机构、协同网络、科研攻关‘四位一体’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基本格局。”金力表示,面向未来,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将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科研报国信念,矢志为突破生命健康领域原始创新瓶颈、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这是浦东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将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交大张江科技园、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设总指挥吴旦说,从2016年开始筹备建设的李政道研究所,正是对标国际一流研究所的一次全新探索,得到来自中央和上海的大力支持。“在浦东这片改革的热土上,各种史无前例的探索、创新举措纷纷落地,不断给人新的希望。”被这里创新的“高浓度”所吸引,目前,李政道研究所已汇聚一批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杰出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

创新发展,人才为先。昨天,在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对此有了更切身的感受。罗氏制药是第一家入驻浦东张江的跨国药企,一路见证了这里从一片农田跃升为全国创新产业基地的征程,德籍华人周虹也得益于浦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获得了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推荐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又称“001号绿卡”。周虹说,这次总书记对浦东提出了更高要求,浦东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这一切都更坚定了罗氏“在中国深扎根,与浦东共发展”的决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不断为人民“闯”出发展新天地

“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很是感慨,30年前,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妇产科医生,见证了仁济医院百年历史上的一次“搬家”。

1990年的浦东已有200万导入人口,迫切需要优质医疗资源注入。仁济医院1994年开始“东进”浦东,直到1999年落户浦东,才彻底结束了浦东地区没有三甲综合医院的历史。

对历史的最好回望,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走出会场,李卫平对医院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新思考。“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仁济医院推动深层次改革势在必行。最近市委市政府又决定把仁济南院并入仁济医院,这给仁济新一轮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系统整合黄浦、浦东、闵行三个院区的医疗资源,通过‘高度紧密融合、一体化同质管理、适度错位发展’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患者,这是我们面对的重要命题。”李卫平说,在资源调整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同理念之间的碰撞,需要仁济医院以更大视野、更大智慧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回应民生关切,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紧迫重大命题,为维护人民健康、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贡献力量。

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是上海内环线的两个关键控制节点,它们架起了连接上海浦东和浦西的纽带,大大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也为浦东开发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两座大桥的成功建设更是开启了我国独立自主建设桥梁的辉煌和繁荣局面。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教授、桥梁与结构抗风研究室主任朱乐东在1989年硕士毕业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南浦大桥的设计开发中。“上世纪70年代起,同济大学就开始了相关桥梁抗风研究,到80年代末已具备较强实力。”朱乐东记得,最初,日本专家提出免费设计南浦大桥,并提供贷款,条件是工程必须由日本公司承担。同济大学教授项海帆给当时的上海市领导写信,力陈中国桥梁界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设计、建造大桥,并展示了对该桥建设最为关键的抗风研究成果和理论与技术储备,最终成功争取到了大桥自主设计和建造权及自主科研权,从此开启了中国桥梁自主设计建造之路。

在朱乐东看来,桥梁建设水平不仅代表国家形象,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含量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这些年,中国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桥梁大国。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不断朝着成为桥梁强国的目标迈进。”

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上海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切实贯彻到“十四五”教卫事业发展规划中,着力供给高品质教育卫生资源,提升教卫系统特别是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确保在202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基础上,加快发展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加快建成亚洲一流健康城市。

号角吹响落实为要,时代的接棒者已就位

悠悠民生,健康为大。2020年这场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更让人们看到“健康”二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后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站在更高起点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破冰前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方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一路从战“疫”中走来,又紧挨着张江科学城,这一切都给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出了发展“新坐标”。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说:“目前,学校正与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张江集团积极筹划建设融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多功能的‘上海浦东张江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张江科学城生命健康产业和体系升级,将共同努力推动张江医学、医药、医械、医疗‘四医’融合发展,筑牢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高地,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建设。”

在沪上高校,师生们也把总书记的话记在心间,将总书记的话作为自己奋进的方向。

“当前,我们团队正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上奋力拼搏,将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在浦东这片金融沃土上创造新的历史。”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殷林森说,迎风而立,不断创造新传奇的浦东将始终是“新区”,将乘着时代的风,扬帆远航。

“浦东不仅在过去30年间飞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她依旧站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赵旭阳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如今,他正身处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和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老师、同学们一起攻坚关键技术。“把青春献给祖国,在浦东这片热土上,我们将继续开拓前行,续写更精彩的篇章。”

激扬新时代青春力量,书写大浦东锦绣篇章,时代的接棒者已就位。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记者 姜澎 王星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