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以学促干加快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2023-05-04 07:07:28 作者:苏展

305e6e18-ab0c-4a62-bf34-d2f24e05dc32.jpg

“跨国公司愿意选择全球城市发展,不仅因为这些城市是经济重镇,同时也是国际仲裁高地。后者是度量全球城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主题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副院长石俭平将上述标尺对应到更具象的问题:沪上优质、国际知名的仲裁员是否充沛?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有何作为?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眼下,上海政法学院正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晓红在第一堂主题党课中阐述:“主题教育在各阶段都在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储能蓄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等机会,及时转化主题教育中的新动能,推动学校重点工作稳步向前。”

转化新动能指向上海政法学院当前重点任务之一:培养涉外法治人才——这是一种需要外语、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法律等领域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人才有缺口,尤其在仲裁领域较为紧缺。”研讨会现场,党员教育工作者表示:企业在外遭遇法律层面不公正对待,通常选择商事仲裁解决,“当事人从情理上希望找本国或具有本国背景的仲裁员,既有语言方面优势又深谙本国文化”。

石俭平提出,上海已成为中国国际仲裁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城市。上海将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同时对标全球城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丰沛的仲裁人才储备是高校有所作为的发力点。

不过,精准把握人才缺口的痛点,首先需深刻理解涉外法治。现场,与会党员聚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提出思路:“以往我们更注重国际规则,但如今要努力掌握更多规则制定权、话语权,保护我们企业的利益;同时也要体现中国担当,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智慧。从这样的立足点出发,观察思考我们人才培养方面的堵点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以学促干。据介绍,为加快推进高水平仲裁人才高地建设,去年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仲裁委员会联合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在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招录、课程设计、师资组建、论文指导、实习就业等方面推进资源共享、开展深度合作,合力加强高素质涉外仲裁后备人才培养。

国内首家仲裁法律诊所也已落户上海政法学院,系法律界和教育界联手推动仲裁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当事人向上海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且争议金额不超过100万元的仲裁案件,上政仲裁法律诊所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无偿代理服务。目前,“诊所”正在逐渐积累案例、提升社会认同度,“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就接触更多具有实操性质的案件,为当事人解忧也为职业路径铺垫”。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要整合各种力量资源,构建内外贯通、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我们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上要有更多思考,拿出更实行动,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刘晓红说。


作者:苏展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