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 | 茅威涛时隔20多年再发新专辑,回顾40年从艺路,回到唱电台

文汇网

6.JPG

从艺40年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今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书展现场首发唱片《回到唱电台·返场——茅威涛从艺四十周年特辑》。这套唱片做了整整十年,促成了茅威涛 第一次参与上海书展。“声乐老师告诉我,唱腔能吸引人,是因为里面有文学,也就是所谓音乐形象。”她希望能以越剧音乐中的文学表达打动“读者”,同时以专辑中的口传心授,让更多后辈以情带声。

1.JPG

敢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推出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尹派传人翘楚尹小芳的16个经典唱段,以及尹派传统唱腔之外的40首唱段,茅威涛的这套唱片,几乎涵盖了半部当代女子越剧发展史。她尤其可以选择了一些在传承中较为生僻、少演的剧目,如尹桂芳的《金玉良缘》《屈原》等,从行腔处理、咬字归韵、气息深浅等各方面,还原太先生的演唱技巧和韵味,乃至气息的深浅。

尤其是在《屈原》中,茅威涛没选尹桂芳点名让她配过的《天问》,而是选了没有激越唱段或念白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我听说赵丹先生,曾在看完太先生的《屈原》后,专门上后台对她说‘大姐啊,你的屈原比我演的还要好。’太先生一定触摸到了屈原的灵魂,不在哭天抢地,而在最清醒、冷静的时刻。”为了从中找寻越剧尹派最传统的源头,茅威涛反反复复看录像、听录音,有些“超过了一百遍”。

7.JPG

其实在1996年发行《蓦然又回首》后,茅威涛已有20多年没再出专辑。“内心深处,我不愿意为出碟而出碟。”她说,许多音像出版社曾找上门来求合作,但陪女儿逛音像市场时,她目睹戏曲曲艺的碟片在书店角落蒙尘,便宁愿不出,也不想遭受市场如此冷落。“无意义的事,不用去做,观众能来看我的戏就好了。”

4.JPG

2015年,茅威涛经历了一侧甲状腺切除手术。全麻手术的部位离声带太近,她怕万一以后再也上不了台,天天加紧录音,要把声音留下来,完成了大部分的唱片。康复后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事物繁忙,便又耽搁下来。去年,她罹患格林巴利综合症,声带麻痹大半年都上不了台,之后陆陆续续重新开始整理录音,“把前面的都翻篇了”,一套唱片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唱片名中的“回到唱电台”,是茅威涛自己作为现代越剧人的一点“念想”。曾有媒体形容,她是越剧“最后一位殉道者”;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则将她带领 “小百花”开启的改革创新,视为一场“豪赌”。茅威涛的从艺之路不乏争议。她的初心,却不过是“努力把唱腔学好,把唱腔通过声波传递出去”,就像尹小芳、金彩凤等越剧老艺术家,白天唱电台,晚上在戏园子里唱戏,她“希望成为那个时代的演员,比现在这个时代更纯粹”。

5.JPG

而在越剧发展中,“唱电台”确实和前辈大师们都有着割不断的历史缠绵。1939年,越剧名伶马樟花和傅全香到上海好友电台播唱特别节目为三友实业社作广告,开越剧演员上电台之先河。尹小芳更因在上海频频“唱电台”,而被喜爱尹派的粉丝们将名字从“钱汶均”改成了“尹小芳”。

“回到唱电台”,可视为茅威涛致敬前辈、携手同辈而精心打磨的一枚“有声书签”——她既有幸得到“越剧十姐妹”中多位前辈面对面的言传身教,也得益于前辈们在不同时期留下的音像和影像资料,更希望未来的后起之秀能通过 “有声书签”获益。

8.JPG

在阅读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碎片化的当下,20多年的等待,或许有些漫长,但戏迷没有将茅威涛遗忘。新专辑消息一出,就有戏迷一定就是一百套。“女小生在越剧中比较特别,粉丝会更多一些,”茅威涛说,其实在邻国日本的四季剧团、宝冢剧团中,也有类似的艺术市场规律。“社会趋于熟年后,女性观众渴望在家庭之外,有属于私密的精神空间。越剧中才子佳人、家庭伦理的剧目,更符合女性观众欣赏的审美,未来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壮大。我偶尔也会碰到特别迷恋越剧的男性观众。戏迷的年龄层正处于迭代的过程,这个行业并不孤独。”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出版社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