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烧了6000年的火:地球上最漫长的火灾,寂静岭原型“鬼城”还将燃烧250年

文汇网

火焰山.jpg

艺术源于生活。

《西游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标,就是绵延八百里的火焰山。

一般认为,新疆吐鲁番的克孜勒格塔山(意为“红山”),是火焰山的原型。

只是,这与设定中的火焰山,还有一定差距。

克孜勒格塔山温度是够了,但并未达到烈焰腾腾,浓烟翻卷的效果。

那现实中真的有“火焰山”吗?你别说,还真有。

浓烟.jpg

想要有烈焰腾腾的效果,就必须得烧起来。

澳洲南威尔士的温根山(Wingen,意为“火灾”),山上的一把火就烧了整整6000年。

因而,这座山也直接称作“燃烧山”(Burning Mountain)。

远看没什么,但靠近一看才发现地面都在冒着浓烟。

当地土著认为,是有魔鬼闯入了地底深处,于是部落的同伴才放火烧山,以警告其他人切勿接近。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罢了,他们才不怕什么魔鬼呢。

保暖.jpg

冬天到了,当地人还是会利用燃烧山的热量保暖,又或是用于烹饪一些食材,烧水烤肉。

那么好好一座山,为什么能烧这么久?因为这座山本身就充满了燃料煤炭。

一开始,欧洲探险家还以为地底下冒出的烟雾是来源于火山。

直到1829年,地质学家才确认,这属于地下煤层燃烧。

燃烧山的表面温度能达到350摄氏度,地面裂开并释放出刺鼻的硫磺味气体。

此外,煤层燃烧还导致当地地貌的改变,大面积的地面发生了塌陷。

塌陷.jpg

▲被烧红的土壤

不过,当地人还是比较机智的。

他们在裂开的地缝中装上了各种各样的管道,用于提取地底下冒出的水和气体。

煤矿是没法采了,但用这原料制成的一些商品,例如天然硫磺药膏,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现在,燃烧山更成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无数游人慕名而来。

横截面.jpg

▲燃烧山的横截面示意图

煤层燃烧的成因是复杂的,有人为造成,也有自然原因。

当遇到适宜的温度和足够氧气,煤层便会发生自燃。

而煤的炭化程度、组成、含硫量、破碎程度、水分以及当地地形等,也都会影响到煤的自燃。

例如,有的煤炭燃点就非常低,甚至低至30℃-40℃。此时,只要遇上氧气,便很容易引起煤层的自燃。

科学家也推断,澳洲燃烧山的煤层燃烧大概率属于自燃。

也学者认为,这是由于火山熔岩在地下的侵入,才引发了煤层燃烧。

自燃.jpg

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澳洲燃烧山就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火灾了

大约在6000年前这煤火就莫名烧了起来,直到现在仍未熄灭。

如今,煤层的燃烧峰仍以每年大约1米的速度向南移动。

煤火.jpg

▲煤火

不过,这场煤火,还不是这个地球上最早的煤火。

煤层燃烧,这并非什么罕见的现象,全球都有发现。

有地质证据显示,煤层燃烧早在更新世就已经存在了。

但是人类的活动,也正在急速加剧了煤田大火的发生。

在采煤过程中,由于作业不规范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煤层火灾案例比比皆是。

意外.jpg

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桑塔利亚(Centralia,Pennsylvania),就因一次人为意外,点燃了一场持续半世纪的煤田大火。

原本一片繁荣安详的小城,就被大火吞没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

而《寂静岭》的原型,也正是桑塔利亚镇。

桑塔利亚.jpg

▲桑塔利亚镇上被烧裂的公路

2002年,桑塔利亚的邮政编码就被邮局注销了,彻底成了一座鬼城。

尽管还有10名钉子户选择坚守自己的家园,但他们再也没办法收信,又或者说再也没人能往这里寄信了。

科学家估计,如果按照目前燃烧的速度,小镇的煤火还能再战250年才考虑熄灭。

警告.jpg

再之后,鬼城桑塔利亚便成了《寂静岭》的灵感源泉。

这更是增添了小镇的神秘色彩,不少人会选择这里玩一些探险游戏。

寂静岭.jpg

▲电影《寂静岭:启示录》

其实,所有有煤矿的地方,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煤层燃烧的情况。

这已经属于全球性的灾难问题了。

煤层燃烧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更是严重污染了大气。

其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里,大约有3%是源于煤层燃烧。

另外,一些有毒物质,如砷、汞、铅、硒、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也会污染当地水资源和土壤。

资源.jpg

据估计,全球范围内,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个煤层在发生难以扑灭的火灾。

而每年大约有10亿吨煤炭被地下煤火烧毁,已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八分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煤国,我国的煤火灾情也是最严重的。

据估计,我国每年有多达2亿吨的煤炭资源被白白烧掉。

若按每吨百元计算,则经济损失每年可达200亿元。

不过久病成医,我国目前也是国际上抢救煤层火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事实上,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愿意积极尝试扑灭大规模煤矿火灾的国家之一。

如果能够及时扼制煤层火灾的发生,那将能挽回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即便这些地火已经肆虐千年,但相信在未来它们也定会被制服得妥妥帖帖。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SME科技故事、华北国土资源、中国能源报等